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中国发射的第二颗载人航天卫星“神六”成功地升上了太空,作为两名航天员之一的费俊龙一下子成了焦点人物,此前从未在媒体露脸的他是在“神六”起飞前的五小时脱颖而出的。
费俊龙是六名航天员中唯一的一位特级飞行员,安全飞行时间长达1790小时,荣立过二等功,现为三级航天员,曾在“神五”中参加了五名航天员的强化训练。
费俊龙之所以有这么骄人的成绩,是与他妻子王洁为他默默地奉献分不开的。那么,王洁是怎样支持丈夫,让他从一个普通的飞行技术检修员一步步成为翱翔太空的英雄的呢?
北京姑娘爱在大西北
费俊龙,1965年出生于江苏昆山。1982年,17岁的费俊龙通过空军招飞成为一名飞行员。1987年,从长春某航校毕业后,费俊龙被派往大西北的一个空军部队服役。1990年春节他回家探亲时邂逅了一个美丽女孩儿,就是他后来的妻子王洁。
费俊龙的妻子王洁,也是一名军人。王洁自小生长在北京,22岁那年,她随母亲到苏州外婆家省亲。有一天,母亲带她到同学家里去玩,在那里见到一个穿空军制服的小伙子正和母亲同学家的孩子们侃侃而谈。
那个小伙子就是费俊龙,他和王洁妈妈同学的孩子是同学。费俊龙抬起头看了一眼王洁,莫名其妙地低下了头。王洁觉得费俊龙很健谈而且观点也很新颖。
以后的几天里,费俊龙又去了同学家好几次,都没见到王洁。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同学那天到他家的女孩儿怎么不来了。
同学笑了,问他:“看上人家了?”费俊龙脸红了说:“人家是北京的,能看上我?”同学说:“北京的女孩子就不交男朋友了?她好像对你也有意思了,我妈妈想给你们牵线。”“真的?”费俊龙的心差点跳出来。
正式相亲的时候,同学和家人都嘱咐费俊龙穿好点儿。费俊龙心想没有必要修饰,让人家看看本质才好。那天,他剃的光头刚长出毛茬,一条洗得发白的军裤,一件穿了几年的旧T恤。在去相亲的路上,费俊龙又遇到意外: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头儿把他撞到了路边的沟里,老人从自行车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费俊龙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又给他交了药费,赶到同学家时,比约定的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小时。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他气喘吁吁地说。王洁说:“没什么,才等了一个小时。”费俊龙的心跳了起来,从王洁的口气中费俊龙认定她是在讽刺他。没想到王洁又笑了笑说:“虽然我不知道你有什么事儿,但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有意的。”
一句话说得费俊龙心里热乎乎的,这个大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没有矫情、没有造作,平实得好像是个邻家妹妹。他抬起头看着王洁,她的眼里充满了柔情,那一瞬间,费俊龙觉得他们的心灵拉近了。
“我家在农村,条件也不好,但是我非常爱我的家人,和我在一起的人一定要孝顺我父母……”费俊龙说。那么诚实、那么坦白,王洁不由得对眼前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肃然起敬。
费俊龙又问了一些王洁的情况,那时的王洁也是一名航校的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费俊龙嘱咐了王洁一些训练时注意的事项,还告诉她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
费俊龙的体贴与朴实叩开了王洁的心扉,就这样他们相爱了,1991年他们结了婚。
那时,王洁在北京,费俊龙在甘肃的张掖,两人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婚后的第一个八一节前,王洁给费俊龙拍了电报说要去看他,让费俊龙去接她。她长途跋涉了两三天到了张掖却看不到费俊龙,又不知道他的部队究竟在哪儿,就给他打电话。
费俊龙接到妻子的电话马上就赶到了火车站,一见妻子他就埋怨她也不事先说一声,好让他来接她。王洁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王洁到部队后的第三天,费俊龙收到一封北京的电报,是王洁出发前给他的。夫妻俩对着电报苦笑。
不久,费俊龙和王洁的儿子出生。分居四年后,1995年费俊龙所在的部队招兵,王洁通过考试被特招了进去。
费俊龙陪王洁到北京的派出所注销户口前,拉着她的手说:“你再好好想想,我那里的条件真的很差,现在后悔还来得及。”王洁笑了笑说没什么后悔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她就心满意足了。
到了派出所,户籍民警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后说,再好好想想,北京户口不是说上就能上的。王洁说她想好了,注销吧!“我就不明白了,西北有那么好吗?”户籍民警说。王洁笑笑说:“我爱人在哪儿,哪儿就是我心里最好的地方!”费俊龙听了眼睛酸酸的。
贤惠妻子支持丈夫事业
1996年,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成立,并在全空军范围内招聘第一批航天员,费俊龙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兴奋,但想到这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就担心王洁不让他去。思来想去费俊龙还是经不住诱惑报了名。
过了好几天费俊龙也没和王洁说,有一天,回到家里,王洁拿着一份简报很兴奋地说:“小费,国家在招聘航天员,你快去试试吧,你的条件完全适合。”
“很危险的,你没听说过‘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费俊龙看着王洁说。王洁眼里闪过一丝惆怅说:“我总觉得像你这么优秀的飞行员不参加航天飞行是个遗憾,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你不愿意去就算了!”
费俊龙搂过妻子说:“其实我早报名了,因我的同事也有报了名的,回家后妻子就大闹,所以我还没敢和你说。”
王洁眼里闪出了泪光,她说:“我就知道我的丈夫是最棒的,作为一个飞行员谁不想去太空啊!我会支持你,这是你的理想,也是我的!”最后他俩决定瞒着双方父母,等到真正飞天的时候再说。
在1000多报名的飞行员中选拔14名航天员,费俊龙的各项指标都很过硬,只是体重有点超标。为了让丈夫顺利入选,王洁亲自给费俊龙制定了一套锻炼计划,还在饮食上严格控制他。
每天无论多忙王洁都要亲自到菜场买菜,她总是买青菜和豆制品,为了不让费俊龙眼馋,她和儿子也陪着吃素。
有一天,费俊龙的老家给王洁打来一个电话,费俊龙的老父亲小心谨慎地问王洁费俊龙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王洁很是诧异,问老人为什么这么说。老人说最近来了好多军队上的人调查费俊龙。王洁的心怦怦跳了起来,航天员的事可能有眉目了。想到费俊龙说过他参军时家里就不太同意,王洁怕老人知道了这么大的事儿心里一时受不了,就忍着激动对老父亲说可能要升职了吧,小费表现很好!终于,费俊龙成为首批中国航天员。1998年他们从西北回到了北京。
到北京不久,费俊龙就被派到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去学习。出国前夕,费俊龙带着妻儿回了趟江苏昆山的老家。
好多年没回过家的费俊龙总觉得和姐姐们说话时她们的心事很重,有一次他问父亲,父亲说俩姐姐想利用当地的螃蟹资源开个餐馆,手里的钱不多。母亲说:“别理她们了,你到了国外一定要安心学习,千万注意身体。”说着眼圈红了。费俊龙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返回北京后,王洁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存折,她说手里只有六万块,是他们多年的积蓄,还有进京时领导给的安家费,先给姐姐们寄回去吧。
费俊龙惊奇地看着妻子。王洁说他和父母说话时她都听见了,说着嫣然一笑:“我可不想让你在国外牵肠挂肚的,我要让你安安心心地学习,早日飞上太空,儿子和我你不要操心,老家我也会经常打电话,有事儿的话我就回去看他们。”
费俊龙紧紧地搂着妻子,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费俊龙出国后,王洁一边带儿子,一边上班,还要接送儿子去钢琴培训班。有一次下大雪,王洁到培训班接儿子回家时,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把腰摔伤了。
第二天到医院一查医生说骨头有了裂缝,要卧床休息一个月,那一个月里,每次费俊龙往家打电话时她都说自己很好,从未和他说过家里的半点艰难。
从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回国后,费俊龙就投入到了“神五”宇航员的选拔中。
王洁总是劝他多放松,不管能不能上天,只要为理想付出了努力就是有了一个很充实的人生。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帮助,费俊龙很顺利地被列入了飞“神五”的五人大名单。
苦尽甘来见彩虹
离“神五”飞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宇航员的选定也到了白热化程度,进第一梯队的人是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费俊龙落选了。
失魂落魄的费俊龙回到家里,看着王洁为他做的一桌子好菜,他的眼泪下来了:“利伟、志刚和海胜进入了第一梯队,我没选上,对不起。”他握住妻子的手说。王洁使劲拍了拍他的手说:“毕竟能飞的只一个人,你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已经很骄傲了。”
王洁一边吃饭一边对费俊龙说:“你觉得你为什么没入选首飞梯队?”费俊龙想了想说:“越是希望达到目标,心就越不宁静,失望就越重。但我现在冷静下来想想,总有一个人要去首飞,这个人应该是最出色的人,和他们三个相比,我是有一点差距,尤其是和利伟比。”王洁笑了:“我很高兴,我先生不但是个努力的人,更是个能正视自己的人,你是我心里的英雄!”
“神五”的成功返回成为每个航天员的动力。新一轮的训练开始了。踏入“神六”,又成为他们的飞天梦想。
由于“神六”是双飞,费俊龙觉得他和聂海胜一组最合适,因为他比较活跃,而海胜诚实、稳重、严谨,平易近人,好交往,爱好比较多。他认为他们在一起配合会很默契,但如果由他提出来,会不会被认为是挑肥拣瘦?他把想法告诉了王洁,王洁说就直截了当提出来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找到最合理的搭配,才有最大的成功的把握。果然,费俊龙提出的想法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繁重的训练开始了,夏天穿上航天服就像穿件棉衣,在模拟舱中进行穿脱航天服训练时,正赶上北京的桑拿天。厚厚的航天服是为失重环境设计的,重量有10多公斤。在地面上,重力作用让航天服紧紧地贴在了身上。虽然训练大厅有空调,可从舱里出来后,他们的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手一拧就出水。
为了让费俊龙身体舒爽不长痱子,王洁特意找了当医生的同学为他开了中药,只要他一回家,王洁一定要让他用中药水泡澡,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清洁。出汗还容易解决些,最难受的是“颠三倒四”的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头朝下,躺在床上,有时一连躺四五天,这段时间连看书都成了奢侈的事儿,因为看书时间稍微长一点,眼睛就会因被“控”着而泪流不止,可费俊龙却咬牙坚持了122个学时。
看着费俊龙那么难受,王洁也不敢闲着,她把费俊龙以往学习的理论笔记全翻出来,利用业余时间重新为他整理,抄录成了一本10万多字的笔记,让费俊龙每天温习一遍。有时费俊龙实在看不下去了,王洁就让他躺在床上,自己坐在床边一字一字给他念,让他在心里细细揣摩。
还有一本40万字的飞行手册,也是在王洁这样的帮助下,费俊龙几乎全背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选拔综合考试时,费俊龙以综合评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神六”的飞行梯队。
虽然进入了飞行梯队,但能不能上天还要等到发射前的几个小时才知道。王洁对费俊龙说:“不管怎样你都是我和儿子心里永远的英雄!我们等着你安全回来。”说着眼圈红了,担心丈夫看见心里惦记,她马上又笑了。
2005年10月12日凌晨4点,从航天中心传来消息,费俊龙和聂海胜飞“神六”。听到这个喜讯一夜没睡的王洁激动得泣不成声,她和费俊龙这么多年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同时,她的心又紧张地提到了嗓子眼里,坐在沙发上一动不敢动地盯着电视,从点火到起飞,直到总指挥宣布发射成功,她的心还在怦怦地跳。
飞船进入轨道一段时间后,大约10点钟费俊龙他们就要开饭了。坐在电视前的王洁攥着拳,手心里的汗都流了下来。这顿饭很重要,因为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会遇上失重,使血液往上流,长时间的失重将使人头昏脑涨,不想吃东西,影响身体状态,即使是受过训练的宇航员也会经过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几个钟头才能适应。宇航员只有吃好了第一餐,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才能有精神完成繁重的工作。
由于失重,他们吃饭时得很小心,不能张开嘴,否则食物就会从嘴里跑出来。而饮水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航天员通过一根铅笔一般粗细的吸管将嘴与饮料容器连接起来,通过气泵加一定的压力,这样饮料才可以源源不断地射进航天员嘴里。
电视里传来他们顺利进餐的消息后,医生也根据他们传回来的信息分析了他们健康状况良好。王洁长长舒了口气。吃没问题了,一个更大的担心还在纠缠着王洁。在太空飞行,一个半小时就相当于地球上的一天,费俊龙他们在天上一天要经历16个昼夜。昼夜节律的变化会影响他们的睡眠,损害他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情绪失常。费俊龙能忍受那噪音里漫长的寂寞吗?
整整一天王洁都在坐立不安中度过,下午航天中心通知她晚上可以和费俊龙通话,她从心里感谢党和国家为他们想得周到。
10月12日晚上王洁带着儿子和费俊龙进行了天地通话,听到了费俊龙的声音,知道他一切都好,那一刻王洁才真正感到费俊龙是在天上。费俊龙真的在太空里遨游了,带着他和他爱妻的理想展翅于无垠的天宇。
费俊龙是六名航天员中唯一的一位特级飞行员,安全飞行时间长达1790小时,荣立过二等功,现为三级航天员,曾在“神五”中参加了五名航天员的强化训练。
费俊龙之所以有这么骄人的成绩,是与他妻子王洁为他默默地奉献分不开的。那么,王洁是怎样支持丈夫,让他从一个普通的飞行技术检修员一步步成为翱翔太空的英雄的呢?
北京姑娘爱在大西北
费俊龙,1965年出生于江苏昆山。1982年,17岁的费俊龙通过空军招飞成为一名飞行员。1987年,从长春某航校毕业后,费俊龙被派往大西北的一个空军部队服役。1990年春节他回家探亲时邂逅了一个美丽女孩儿,就是他后来的妻子王洁。
费俊龙的妻子王洁,也是一名军人。王洁自小生长在北京,22岁那年,她随母亲到苏州外婆家省亲。有一天,母亲带她到同学家里去玩,在那里见到一个穿空军制服的小伙子正和母亲同学家的孩子们侃侃而谈。
那个小伙子就是费俊龙,他和王洁妈妈同学的孩子是同学。费俊龙抬起头看了一眼王洁,莫名其妙地低下了头。王洁觉得费俊龙很健谈而且观点也很新颖。
以后的几天里,费俊龙又去了同学家好几次,都没见到王洁。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同学那天到他家的女孩儿怎么不来了。
同学笑了,问他:“看上人家了?”费俊龙脸红了说:“人家是北京的,能看上我?”同学说:“北京的女孩子就不交男朋友了?她好像对你也有意思了,我妈妈想给你们牵线。”“真的?”费俊龙的心差点跳出来。
正式相亲的时候,同学和家人都嘱咐费俊龙穿好点儿。费俊龙心想没有必要修饰,让人家看看本质才好。那天,他剃的光头刚长出毛茬,一条洗得发白的军裤,一件穿了几年的旧T恤。在去相亲的路上,费俊龙又遇到意外: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头儿把他撞到了路边的沟里,老人从自行车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费俊龙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又给他交了药费,赶到同学家时,比约定的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小时。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他气喘吁吁地说。王洁说:“没什么,才等了一个小时。”费俊龙的心跳了起来,从王洁的口气中费俊龙认定她是在讽刺他。没想到王洁又笑了笑说:“虽然我不知道你有什么事儿,但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有意的。”
一句话说得费俊龙心里热乎乎的,这个大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没有矫情、没有造作,平实得好像是个邻家妹妹。他抬起头看着王洁,她的眼里充满了柔情,那一瞬间,费俊龙觉得他们的心灵拉近了。
“我家在农村,条件也不好,但是我非常爱我的家人,和我在一起的人一定要孝顺我父母……”费俊龙说。那么诚实、那么坦白,王洁不由得对眼前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肃然起敬。
费俊龙又问了一些王洁的情况,那时的王洁也是一名航校的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费俊龙嘱咐了王洁一些训练时注意的事项,还告诉她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
费俊龙的体贴与朴实叩开了王洁的心扉,就这样他们相爱了,1991年他们结了婚。
那时,王洁在北京,费俊龙在甘肃的张掖,两人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婚后的第一个八一节前,王洁给费俊龙拍了电报说要去看他,让费俊龙去接她。她长途跋涉了两三天到了张掖却看不到费俊龙,又不知道他的部队究竟在哪儿,就给他打电话。
费俊龙接到妻子的电话马上就赶到了火车站,一见妻子他就埋怨她也不事先说一声,好让他来接她。王洁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王洁到部队后的第三天,费俊龙收到一封北京的电报,是王洁出发前给他的。夫妻俩对着电报苦笑。
不久,费俊龙和王洁的儿子出生。分居四年后,1995年费俊龙所在的部队招兵,王洁通过考试被特招了进去。
费俊龙陪王洁到北京的派出所注销户口前,拉着她的手说:“你再好好想想,我那里的条件真的很差,现在后悔还来得及。”王洁笑了笑说没什么后悔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她就心满意足了。
到了派出所,户籍民警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后说,再好好想想,北京户口不是说上就能上的。王洁说她想好了,注销吧!“我就不明白了,西北有那么好吗?”户籍民警说。王洁笑笑说:“我爱人在哪儿,哪儿就是我心里最好的地方!”费俊龙听了眼睛酸酸的。
贤惠妻子支持丈夫事业
1996年,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成立,并在全空军范围内招聘第一批航天员,费俊龙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兴奋,但想到这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就担心王洁不让他去。思来想去费俊龙还是经不住诱惑报了名。
过了好几天费俊龙也没和王洁说,有一天,回到家里,王洁拿着一份简报很兴奋地说:“小费,国家在招聘航天员,你快去试试吧,你的条件完全适合。”
“很危险的,你没听说过‘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费俊龙看着王洁说。王洁眼里闪过一丝惆怅说:“我总觉得像你这么优秀的飞行员不参加航天飞行是个遗憾,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你不愿意去就算了!”
费俊龙搂过妻子说:“其实我早报名了,因我的同事也有报了名的,回家后妻子就大闹,所以我还没敢和你说。”
王洁眼里闪出了泪光,她说:“我就知道我的丈夫是最棒的,作为一个飞行员谁不想去太空啊!我会支持你,这是你的理想,也是我的!”最后他俩决定瞒着双方父母,等到真正飞天的时候再说。
在1000多报名的飞行员中选拔14名航天员,费俊龙的各项指标都很过硬,只是体重有点超标。为了让丈夫顺利入选,王洁亲自给费俊龙制定了一套锻炼计划,还在饮食上严格控制他。
每天无论多忙王洁都要亲自到菜场买菜,她总是买青菜和豆制品,为了不让费俊龙眼馋,她和儿子也陪着吃素。
有一天,费俊龙的老家给王洁打来一个电话,费俊龙的老父亲小心谨慎地问王洁费俊龙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王洁很是诧异,问老人为什么这么说。老人说最近来了好多军队上的人调查费俊龙。王洁的心怦怦跳了起来,航天员的事可能有眉目了。想到费俊龙说过他参军时家里就不太同意,王洁怕老人知道了这么大的事儿心里一时受不了,就忍着激动对老父亲说可能要升职了吧,小费表现很好!终于,费俊龙成为首批中国航天员。1998年他们从西北回到了北京。
到北京不久,费俊龙就被派到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去学习。出国前夕,费俊龙带着妻儿回了趟江苏昆山的老家。
好多年没回过家的费俊龙总觉得和姐姐们说话时她们的心事很重,有一次他问父亲,父亲说俩姐姐想利用当地的螃蟹资源开个餐馆,手里的钱不多。母亲说:“别理她们了,你到了国外一定要安心学习,千万注意身体。”说着眼圈红了。费俊龙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返回北京后,王洁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存折,她说手里只有六万块,是他们多年的积蓄,还有进京时领导给的安家费,先给姐姐们寄回去吧。
费俊龙惊奇地看着妻子。王洁说他和父母说话时她都听见了,说着嫣然一笑:“我可不想让你在国外牵肠挂肚的,我要让你安安心心地学习,早日飞上太空,儿子和我你不要操心,老家我也会经常打电话,有事儿的话我就回去看他们。”
费俊龙紧紧地搂着妻子,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费俊龙出国后,王洁一边带儿子,一边上班,还要接送儿子去钢琴培训班。有一次下大雪,王洁到培训班接儿子回家时,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把腰摔伤了。
第二天到医院一查医生说骨头有了裂缝,要卧床休息一个月,那一个月里,每次费俊龙往家打电话时她都说自己很好,从未和他说过家里的半点艰难。
从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回国后,费俊龙就投入到了“神五”宇航员的选拔中。
王洁总是劝他多放松,不管能不能上天,只要为理想付出了努力就是有了一个很充实的人生。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帮助,费俊龙很顺利地被列入了飞“神五”的五人大名单。
苦尽甘来见彩虹
离“神五”飞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宇航员的选定也到了白热化程度,进第一梯队的人是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费俊龙落选了。
失魂落魄的费俊龙回到家里,看着王洁为他做的一桌子好菜,他的眼泪下来了:“利伟、志刚和海胜进入了第一梯队,我没选上,对不起。”他握住妻子的手说。王洁使劲拍了拍他的手说:“毕竟能飞的只一个人,你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已经很骄傲了。”
王洁一边吃饭一边对费俊龙说:“你觉得你为什么没入选首飞梯队?”费俊龙想了想说:“越是希望达到目标,心就越不宁静,失望就越重。但我现在冷静下来想想,总有一个人要去首飞,这个人应该是最出色的人,和他们三个相比,我是有一点差距,尤其是和利伟比。”王洁笑了:“我很高兴,我先生不但是个努力的人,更是个能正视自己的人,你是我心里的英雄!”
“神五”的成功返回成为每个航天员的动力。新一轮的训练开始了。踏入“神六”,又成为他们的飞天梦想。
由于“神六”是双飞,费俊龙觉得他和聂海胜一组最合适,因为他比较活跃,而海胜诚实、稳重、严谨,平易近人,好交往,爱好比较多。他认为他们在一起配合会很默契,但如果由他提出来,会不会被认为是挑肥拣瘦?他把想法告诉了王洁,王洁说就直截了当提出来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找到最合理的搭配,才有最大的成功的把握。果然,费俊龙提出的想法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繁重的训练开始了,夏天穿上航天服就像穿件棉衣,在模拟舱中进行穿脱航天服训练时,正赶上北京的桑拿天。厚厚的航天服是为失重环境设计的,重量有10多公斤。在地面上,重力作用让航天服紧紧地贴在了身上。虽然训练大厅有空调,可从舱里出来后,他们的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手一拧就出水。
为了让费俊龙身体舒爽不长痱子,王洁特意找了当医生的同学为他开了中药,只要他一回家,王洁一定要让他用中药水泡澡,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清洁。出汗还容易解决些,最难受的是“颠三倒四”的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头朝下,躺在床上,有时一连躺四五天,这段时间连看书都成了奢侈的事儿,因为看书时间稍微长一点,眼睛就会因被“控”着而泪流不止,可费俊龙却咬牙坚持了122个学时。
看着费俊龙那么难受,王洁也不敢闲着,她把费俊龙以往学习的理论笔记全翻出来,利用业余时间重新为他整理,抄录成了一本10万多字的笔记,让费俊龙每天温习一遍。有时费俊龙实在看不下去了,王洁就让他躺在床上,自己坐在床边一字一字给他念,让他在心里细细揣摩。
还有一本40万字的飞行手册,也是在王洁这样的帮助下,费俊龙几乎全背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选拔综合考试时,费俊龙以综合评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神六”的飞行梯队。
虽然进入了飞行梯队,但能不能上天还要等到发射前的几个小时才知道。王洁对费俊龙说:“不管怎样你都是我和儿子心里永远的英雄!我们等着你安全回来。”说着眼圈红了,担心丈夫看见心里惦记,她马上又笑了。
2005年10月12日凌晨4点,从航天中心传来消息,费俊龙和聂海胜飞“神六”。听到这个喜讯一夜没睡的王洁激动得泣不成声,她和费俊龙这么多年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同时,她的心又紧张地提到了嗓子眼里,坐在沙发上一动不敢动地盯着电视,从点火到起飞,直到总指挥宣布发射成功,她的心还在怦怦地跳。
飞船进入轨道一段时间后,大约10点钟费俊龙他们就要开饭了。坐在电视前的王洁攥着拳,手心里的汗都流了下来。这顿饭很重要,因为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会遇上失重,使血液往上流,长时间的失重将使人头昏脑涨,不想吃东西,影响身体状态,即使是受过训练的宇航员也会经过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几个钟头才能适应。宇航员只有吃好了第一餐,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才能有精神完成繁重的工作。
由于失重,他们吃饭时得很小心,不能张开嘴,否则食物就会从嘴里跑出来。而饮水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航天员通过一根铅笔一般粗细的吸管将嘴与饮料容器连接起来,通过气泵加一定的压力,这样饮料才可以源源不断地射进航天员嘴里。
电视里传来他们顺利进餐的消息后,医生也根据他们传回来的信息分析了他们健康状况良好。王洁长长舒了口气。吃没问题了,一个更大的担心还在纠缠着王洁。在太空飞行,一个半小时就相当于地球上的一天,费俊龙他们在天上一天要经历16个昼夜。昼夜节律的变化会影响他们的睡眠,损害他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情绪失常。费俊龙能忍受那噪音里漫长的寂寞吗?
整整一天王洁都在坐立不安中度过,下午航天中心通知她晚上可以和费俊龙通话,她从心里感谢党和国家为他们想得周到。
10月12日晚上王洁带着儿子和费俊龙进行了天地通话,听到了费俊龙的声音,知道他一切都好,那一刻王洁才真正感到费俊龙是在天上。费俊龙真的在太空里遨游了,带着他和他爱妻的理想展翅于无垠的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