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垂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河南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垂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垂体瘤患者(大腺瘤47例,微腺瘤21例)为观察组,选取20例正常者(常规颅脑检查显示垂体正常)为对照组。患者均接受DCE-MRI检查,比较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分析组织强化特征。结果动态增强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平扫检出率与延迟扫描检出率(P<0.05);3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6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参照相关标准评估患者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按是否发生膀胱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66例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有42例发生膀胱功能障碍,占63.64%。发生组存在尿路炎症和偶尔锻炼人数的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发生组导尿管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在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8例)和研究组(62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止血,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及治疗前和治疗3 d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利尿激素(ADH)、丙二醛(MDA)、胃液pH值。分别于治疗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新郑市人民医院实施经鼻内窥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另收集同期实施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鼻腔通气程度的主观感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鼻腔容积(NCV)、鼻气道阻力(NAR)。结果与A组比较,B组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与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邓州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50例发生BPD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设为发生组。按1∶1纳入同期收治的50例未发生BPD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设为未发生组。查阅并记录早产儿出生后临床资料,分析NICU早产儿发生BPD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存在宫内感染的占比较高,机械通气(MV)治疗时间较长,出生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较低(P<0.0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