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生花笔,妙从生活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活是写好作文最有效的源头活水,怎样才能把这股活水引入到课堂中去,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就此作了论述。
  关键词: 生活 观察 素材 活水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彩的校园生活等等这些成为源头无穷的活水,而学生也可以在活水的灌注之下做到“有感”而发。
  
  一、观察生活,言之有物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的新鲜事……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所观察事物的特点,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1.领略自然万象的奇妙。
  大自然虽不是人工雕琢而成的,但是它呈现出的生机与活力却是人工难以达到的。教师要把学生带进充满神奇色彩的大自然之中,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嬉戏于大自然中,领略大自然的情趣,创造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从而触动学生心灵的弓弦,激发出写作的灵感。如大自然中的雨,有毛毛雨、雷阵雨、大雨、暴风雨……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写出形形色色的雨。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雨啊雨》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能把雷鸣、电闪、暴雨、狂风、乌云翻滚、树枝乱舞等惊心动魄的一幕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所以说,观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教师只有重视引导学生用耳目鼻舌等感观去观察、体验、分析、认识、发现、积累,形成第一手直观的作文素材,学生作文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言之有物。
  2.了解社会变迁的巨大。
  中学生对社会变迁的了解远远不及对自己家的了解。但是,我们的社会确确实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意义深远。所以,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熟悉却陌生的社会。我们可以开展这样几项活动:一是游览活动。带领学生游览家乡风景名胜,如九龙口、朦胧塔、乔冠华故居、泰山庙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带领学生参观大型企业和现代化的城镇住宅小区、农村集镇,让学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文明的气息,感受到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二是采访活动。让学生走近家人,了解家庭的过去与现在;让学生走近英雄模范人物,感触他们的先进业绩和高尚人格;让学生走进乡村,问一问乡情,看一看农作物,摸一摸农具,干一干农活,从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这些实践性强的活动使得学生的视野开阔了,长了见识,写作上有了“源头活水”,文学的大门自然就为他们所敞开了。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教学不应只限于教材和课堂,没有学生生活实践的参与,作文教学的结果是失败的。学生的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阅历、社会实践都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一部分。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里蕴含着无尽的写作素材。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就是为学生习作做准备。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外界的事物通过眼的观察、脑的思索、嘴的表达、笔的编织达到合谐的统一。
  1.体验家庭环境的温馨。
  “家”,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家”对儿童来说就是爱的代名词。家庭的布置、家庭成员的性格爱好、喜怒哀乐,在学生的心中已打下深深的烙印。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家,体验家的温馨。《我爱我家》这个命题作文中,要求学生从自己家庭里选取几件与自己成长有密切关系的事来写。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茁壮成长,体会到父母的可亲可敬,很快地从情感“库存”中提取、筛选、加工整理。有的同学以时间为序回忆从童年到现在几件表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的事例,事例虽很平凡但由于是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所以非常感人。再有同学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描绘家庭中分别发生的几个生活小片断,表现了父亲的幽默、母亲的慈祥、自己的活泼,家人的亲情荡漾于全文之间。这篇文章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而不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才有可能迎来作文教学的春天。
  2.撷取校园生活的多彩。
  校园的生活本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于偏重学生知识的提高,所以学生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下只感受到题海和分数,而忽略了金色少年的梦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带领他们去感受校园生活的美丽。用各种艺术形式来代替教材,如把《最后一次讲演》改编成一次有评委、有奖品的真正意义上的讲演比赛;讲授《海燕》时可让同学们举行一次散文诗脱稿朗诵比赛;把《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两次到酒店的情景改编成课本剧。另外在校园里开展各色各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才干,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比如在班上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制纸折叠扇,有些心灵手巧的学生不但扇子做得精致,而且还发挥特长,在扇面上画出水画、花鸟画、水彩画等,使扇子锦上添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劳动实践中,用自己美好的心灵,灵巧的双手,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创造了七彩的作文素材,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真可谓一举三得。这样才使得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他们熟悉的校园生活时,不会唉声叹气,“无米下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情感乃是文章的生命。学生的作文也应当是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当学生获取生动、丰富的感受,触动情感,唤起情感体验时,教师要细心体察,把握情感火候,因势利导,使之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感是文之始,生活是文章的根本。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学生“有感”、“会感”,让他们在动笔之初就确立了“文贵乎真,真源自情”的原则,确立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的习惯,那么笔底生花、文中春秋则指日可待了。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从而对症下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谈一谈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数,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挤牙膏似地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目前国内对于新城疫的诊断,主要是采用传统的病原分离
“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和空间认知能力意义重大.由于该部分知识抽象性强的教学特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与知识接受能
本研究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后,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免疫SPA菌体花环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照射雏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及其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的革拉斯氏病的病原体,可引起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等症状。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该病已经成为猪发病率和死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可以说,语感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加强语感训练的要求后,立即赢得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赞同。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已开始得到重视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的意义尚认识不足且缺少可操作
初中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阶段向抽象逻辑阶段不断转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的积极转化,并以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科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