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137)Cs,RS和GIS的土壤侵蚀评估和预测——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来源 :遥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应用137Cs技术、RS技术和GIS技术,进行云南小江流域土壤侵蚀的评估和预测研究,探索中国西部山区观测资料缺乏、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方程不适宜区域土壤侵蚀评估与预测方法。通过137Cs技术,采用非农耕地与农耕地土壤侵蚀模型确定区内林地、灌丛、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年均侵蚀模数分别为356—1531 t/(km2·a),330—1709 t/(km2·a),886—3885 t/(km2·a),5197—12454 t/(km2·a)和15000 t/(km2·a)以上。解译小江流域1987年(Landsat TM)、1995年(Landsat TM)和2005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获得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将其与1∶50000 DEM模型进行叠置分析,建立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图,结合利用137Cs确定的土壤侵蚀速率数据,进行土壤侵蚀分区与制图,分析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7年—2005年流域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66.0%—67.3%,变化不大,但侵蚀强度明显加剧,1987年—1995年间尤为明显;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区面积分别增加30%、23%和26%;小江流域1987年、1995年和2005年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51×106t/a,8.19×106t/a和8.18×106t/a。进而选用1995年和2005年的土壤侵蚀数据构建Markov-CA(马尔可夫—元胞自动机)预测模型,获得2015年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并预测2015年土壤侵蚀量为8.17×106t,与2005年侵蚀量接近。研究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小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变化过程与主要驱动因子,研究方法适合中国西部山区土壤侵蚀评估与预测。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等温蒸发法主要研究了15℃时Li,Na,Ca//Cl-HO四元体系及3个三元子体系Na,Ca//Cl-HO、Li,Ca//Cl-HO和Li,Na//Cl-HO的介稳相平衡,分别测定出体系在15℃时的介稳溶解度和溶
本论文采用凝胶、热延伸率测定,DSC和TGA热分析,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热分析方法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光交联的最佳化条件,各种影响因素和相关的交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GO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较强的亲水性,使其结构规整的层状堆砌膜(GOLMs)在水处理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GOLMs水下会发生溶胀,导致GOLMs在水处理中只能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