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许多文章都融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有的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清新、恬静、愉悦之感;有的塑造崇高的人物形象,使人荡气回肠、激情满怀;有的则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的叙述一个蕴含哲理的故事,发人深思,使人明智。可以说语文与美育千丝万缕、密不可分。新课改中的美育已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教育,而是发展成一种以各种艺术、审美活动和美感体验相结合的综合育人活动,它融于整个教育体系中,存在于德智体诸方面。笔者认为,在艺术课外,以语文与美育关系最为密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呢?
  一、欣赏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在语文课本中俯拾皆是,如画的桂林山水、梦幻般的青海湖、迷人的张家界、活泼可爱的燕子、被誉为“水上城市”的威尼斯……还有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如阿里山的云雾、海上日出、胶东半岛的雪……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播放视频、实地观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欣赏大自然的美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
  二、感受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篇篇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有古今中外名家的手笔,也有普通作家的作品,内容不同,语言风格各异。教师可用配乐朗读、开朗诵会、演课本剧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如教學《桂林山水》时,笔者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配上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学完课文后,笔者设计了创新练习,让学生利用各种形式谈感受,如编歌、画画、写导游词、编顺口溜等。一位学生的作品如下:
  桂林颂
  桂林山水美如画,不信你来看一看。
  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静清绿。
  山绕水来水环山,奇山秀水相辉映。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两步实际上是从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跨越,美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三、鉴赏艺术之美
  语文课虽然不是狭义上的艺术课,但从教材内容、教学形式上说,比音乐、美术之外的其余课程更接近于艺术课,属广义上的艺术课。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其语言表达的轻重急疾、一张一弛,篇章结构,独具匠心的开头和结尾,悬念的设计,句、段的衔接、过渡与照应等都是艺术的体现。教师生动精辟的语言,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的教学节奏,布局合理美观的板书,工整秀丽的字迹也是艺术美的表现。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契机,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细细鉴赏其中的艺术美。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现场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闭眼静听,同时展开想象。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后布置作业:欣赏一段乐曲,把你想象到的场景写下来。一位学生欣赏了钢琴曲《命运》,想象一只孤单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行驶,与风浪顽强抗争,最后胜利驶向港口。
  四、体会感情之美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文章之所以百读不厌,流传古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能以情感人,扣动读者心弦,引起读者强烈共鸣。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儿子瘫痪后脾气异常暴躁与母亲自始至终的细心呵护、关照形成鲜明对照,谱写出一曲母爱的颂歌。《珍珠鸟》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对于这类抒发强烈感情的文章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内容,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深情厚谊,从而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
  五、感悟品格之美
  一个足球运动员在一次意义重大的比赛中为避免对手受伤,放弃了一次成功的射门机会。这不是作家的杜撰,而是真人真事,记录它的是《放弃射门》一文。在过分追逐名利、忽视人文关怀的今天,这篇文章无疑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福勒放弃射门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多数学生认为对,也有个别学生认为不对。之后,笔者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最后得出结论:福勒宁失一球、不伤对手的体育风范是高尚的,令人敬佩。品读此类课文,可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他们的品德。
  六、塑造风度之美
  日常生活中人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反映出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人的风度美是一种外在美,是心灵美的外化。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要重视对学生风度美的培养。在口语交际训练开始前,提出明确要求:抬头立正,面带微笑,态度不卑不亢,口齿清楚,举止自然。在训练中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对于低头弯腰说话结结巴巴的学生要和颜悦色地予以鼓励,稍有进步则及时表扬;对于态度傲慢、语言不礼貌的学生要耐心地讲道理,帮其改正;对于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并树立为榜样,要求其他同学向他(她)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大学生与新媒体亲密接触,正在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因此,充分认识新媒体运用在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环境结合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运用 辅导员 工作重要性  一、新媒体影响大学生生活  所谓新媒体,是
儿童疼痛管理的主要问题是评估,适宜准确的疼痛评估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反之会延长术后疼痛时间甚至是住院时间。对15种不同年龄段儿童适用的术后疼痛评估工具进行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的理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实验中的意外收获  案例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该实验通过让学生分别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来探究要成不同性质的像,物距、像距要满足什么
摘 要:课后辅导向来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智力和勤奋程度以及和数学科任教师的配合度不同而造成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要想数学成绩有点起色,一定的课后辅导不可缺少。本文根据相关高中学生数学课后辅导的情况,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后辅导的高效性,让课后辅导真正成为师生的定心剂。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辅导;高效性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
武术文化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我国武术文化消费的主要矛盾与引导策略。研究认为,武术文化消费的主要矛盾为:武术文化基
阅读文学名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认知范围,还能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我国的语文教育也开始关注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但在实际教学上,全面落实名著阅读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