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住宅类型的不同年限建成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厦门岛不同历史年限建成区的范围,以不同居住类型的面积和人口分布为基础数据测算了居住用地空间分异指数和居住人口空间分异指数,分析了不同年限建成区范围和厦门岛整体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个厦门岛来看,不同居住类型的空间分异指数差异显著,老城区住宅、保障性住房和职工宿舍的居住分异指数较高,一般商品房和商品化安置房的居住分异指数较低;从不同年限建成区来看,不同居住类型的空间分异变化趋势各不相同,27年历史以下的建成区内,随历史年限增加城中村的空间分异指数上升,高档商品房呈现"V"字态势,保障性住房保持高分异指数,27—50年历史年限建成区内,一般商品房和商品化安置房空间分异指数相对较低,27年历史以上的建成区内,老城区住宅的空间分异指数随历史年限增加在降低。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程度直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组
林业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应该与实际条件相结合,采取相匹配的营林方法,加强后期管理,全方位、立体化的为林业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摘要 推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对于促进农村生态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将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视为是一个“外部情境因素-内部心理因素-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过程,基于环境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出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利用江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两个维度,研究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情境因素(经济激励政策、自
总结近年来生产实践,提出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本文以中国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针对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量数据,运用假设抽取法计算11个产业群的总碳关联、前向碳关联和后向碳关联,并将碳关联区分为内部效应、混合效应、净后向效应和净前向效应,进一步分解了各产业群在净后向供给和净前向需求中吸收或转移的碳排放,研究发现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是碳关联最为突出的部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碳转移量最大。碳排放的产生源于产业系统的能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