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参,又名地笋、地藕、银条菜、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春夏采其嫩茎叶、炒食、凉拌、做汤,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因形状、营养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炒食、做汤、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蔬菜珍品。它全身都是宝,地上部分的茎叶作为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晒干后为常用中药(泽兰),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地下部分为植物的核心,不但能作为蔬菜食用,晒干后人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地参作为蔬菜,适合大众口味,保健功能明显。经现代医学研究考证:经常食用地参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它是一种多用途的保健蔬菜,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希望它能早日进入百姓餐桌。
1 特征特性:地参株高80-100cm,叶互生,花期7-9月份,花簇生于叶腋处,成轮状聚散花序,小花、唇形、白色,果期9-10月份。环形果,参状、洁白色,每百克含蛋白质4.3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胡萝卜素6.33毫克、VB10.04毫克,VB20.25毫克、VC7毫克、钙297毫克、磷62毫克、铁4.4毫克,还含有挥发油、鞣酸、酚类、氨基酸、半乳糖等多种成分。
2 繁殖方法:将种参裁成5cm长的小段,于3-5月份栽植,也可整参繁殖。按行株距50cm、株距40cm、深度8cm定植,栽后10天出苗a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苗高10cm时追肥一次;在生长过程中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在我处种植几年,未发现病害。
3 适应性:地参适应性广,喜阴、耐湿、耐寒、不怕瘠薄,生命力极强,无论田间、地头、庭院、河边、树林行间均可种植。
4 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地参当年春、夏栽植,晚秋收获地下果实2000公斤(一次栽植,可连续收获多年,一株当年可繁殖30-50株,截成段可分成100株,如裁半分地,来年则可栽一亩),目前,亩效益为2000公斤×20元/公斤=4万元,作为种源,收入更高。将来普及后2000公斤×4元/公斤=8000元;地上部分晒干作为常用中药泽兰出售,仅茎叶收入超过种植玉米、小麦。大规模种植,产品小包装可进入各大超市或办个绿色食品加工厂或做酱菜,效益非常可观。全球无公害蔬菜畅销,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地参易栽植、全生育期无需施药,适口性好,保健功能明显,消费群体广泛,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易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投资少、效益高、生产规模灵活,适合大面积种植。而且它发源于中国,尚未被世界关注,颇具潜力,如果能把握机遇,适度规模开发种植,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界名贵树种一中华红叶杨 葛记新
中华红叶杨是最新培育的世界唯一的彩色高大乔木速生树种,已经通过审定并受到国家林业局保护。中国林科院黄东森教授说:“中华红叶杨填补了我国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中国林研所卢孟柱副所长说:“此树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美国俄勒岗州杨树专家在山东泰安绿博会上见到该树种时大为惊讶连说:“稀世珍品,世界一绝。”
中华红叶杨经过几年的种植、观察、区域试验,其遗传性能稳定、特异性突出。叶柄、叶脉始终为鲜艳的紫红色,生长快、木质好,在绿化中可得到立地成景的效果,最大特点是叶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从发芽展叶至6月底呈玫瑰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浅红色、暗红色、紫绿色,这么大的变化在植物界中堪称一绝。但主枝和侧枝顶端叶片始终为紫红色,全株色彩亮丽,片片叶面红似火,胜景之时犹如香山红叶,煞是好看。它的出现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缺陷,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有很高的观赏、环保、绿化和经济价值,是彩叶树种红色叶类中的珍品。红叶杨还具有速生的优良性状,树冠大且树干通直、圆满挺拔,生长迅速,当年插扦苗生长高度一般可达3-4米,地径粗度可达3.5厘米,5-6年即可成材,是营造速生林的首选树种。它发芽早、落叶晚、雄性无飞絮,不污染环境,提高了空气清洁度,洁净了我们的天空,它的出现让飞絮杨纷纷“下岗”。此外它还有很强的抗性,抗虫、抗病、抗旱、抗涝、耐贫瘠、耐盐碱,适生范围广,全国各地都能栽植。其生长速度与107相同,木质是做纤维板、纸浆的好原料。
据权威人士分析:彩叶树种目前已是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彩叶树种的红叶杨,不仅具备了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的特点,而且叶面颜色亮丽,无飞絮、不污染环境、克服了目前彩色树种无高大乔术的现状,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它既可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郊区等通道沿线的绿化,又可用作草坪点缀、园林置景及丰产林的建设等。如在首都机场路沿线的应用,不仅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那片片红叶,连成一片犹如一条红色的长城很富中国特色。
中华红叶杨集绿化、彩化、美化、净化多功能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随着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彩色世博会的相继召开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必将推动世界绿化苗木市场对中华红叶杨的巨大需求,中华红叶杨定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它会给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1 特征特性:地参株高80-100cm,叶互生,花期7-9月份,花簇生于叶腋处,成轮状聚散花序,小花、唇形、白色,果期9-10月份。环形果,参状、洁白色,每百克含蛋白质4.3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胡萝卜素6.33毫克、VB10.04毫克,VB20.25毫克、VC7毫克、钙297毫克、磷62毫克、铁4.4毫克,还含有挥发油、鞣酸、酚类、氨基酸、半乳糖等多种成分。
2 繁殖方法:将种参裁成5cm长的小段,于3-5月份栽植,也可整参繁殖。按行株距50cm、株距40cm、深度8cm定植,栽后10天出苗a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苗高10cm时追肥一次;在生长过程中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在我处种植几年,未发现病害。
3 适应性:地参适应性广,喜阴、耐湿、耐寒、不怕瘠薄,生命力极强,无论田间、地头、庭院、河边、树林行间均可种植。
4 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地参当年春、夏栽植,晚秋收获地下果实2000公斤(一次栽植,可连续收获多年,一株当年可繁殖30-50株,截成段可分成100株,如裁半分地,来年则可栽一亩),目前,亩效益为2000公斤×20元/公斤=4万元,作为种源,收入更高。将来普及后2000公斤×4元/公斤=8000元;地上部分晒干作为常用中药泽兰出售,仅茎叶收入超过种植玉米、小麦。大规模种植,产品小包装可进入各大超市或办个绿色食品加工厂或做酱菜,效益非常可观。全球无公害蔬菜畅销,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地参易栽植、全生育期无需施药,适口性好,保健功能明显,消费群体广泛,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易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投资少、效益高、生产规模灵活,适合大面积种植。而且它发源于中国,尚未被世界关注,颇具潜力,如果能把握机遇,适度规模开发种植,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界名贵树种一中华红叶杨 葛记新
中华红叶杨是最新培育的世界唯一的彩色高大乔木速生树种,已经通过审定并受到国家林业局保护。中国林科院黄东森教授说:“中华红叶杨填补了我国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中国林研所卢孟柱副所长说:“此树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美国俄勒岗州杨树专家在山东泰安绿博会上见到该树种时大为惊讶连说:“稀世珍品,世界一绝。”
中华红叶杨经过几年的种植、观察、区域试验,其遗传性能稳定、特异性突出。叶柄、叶脉始终为鲜艳的紫红色,生长快、木质好,在绿化中可得到立地成景的效果,最大特点是叶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从发芽展叶至6月底呈玫瑰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浅红色、暗红色、紫绿色,这么大的变化在植物界中堪称一绝。但主枝和侧枝顶端叶片始终为紫红色,全株色彩亮丽,片片叶面红似火,胜景之时犹如香山红叶,煞是好看。它的出现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缺陷,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有很高的观赏、环保、绿化和经济价值,是彩叶树种红色叶类中的珍品。红叶杨还具有速生的优良性状,树冠大且树干通直、圆满挺拔,生长迅速,当年插扦苗生长高度一般可达3-4米,地径粗度可达3.5厘米,5-6年即可成材,是营造速生林的首选树种。它发芽早、落叶晚、雄性无飞絮,不污染环境,提高了空气清洁度,洁净了我们的天空,它的出现让飞絮杨纷纷“下岗”。此外它还有很强的抗性,抗虫、抗病、抗旱、抗涝、耐贫瘠、耐盐碱,适生范围广,全国各地都能栽植。其生长速度与107相同,木质是做纤维板、纸浆的好原料。
据权威人士分析:彩叶树种目前已是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彩叶树种的红叶杨,不仅具备了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的特点,而且叶面颜色亮丽,无飞絮、不污染环境、克服了目前彩色树种无高大乔术的现状,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它既可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郊区等通道沿线的绿化,又可用作草坪点缀、园林置景及丰产林的建设等。如在首都机场路沿线的应用,不仅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那片片红叶,连成一片犹如一条红色的长城很富中国特色。
中华红叶杨集绿化、彩化、美化、净化多功能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随着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彩色世博会的相继召开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必将推动世界绿化苗木市场对中华红叶杨的巨大需求,中华红叶杨定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它会给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