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ptx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排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暗示教学法,心理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应用环境、人格、仪表、行为、表情等积极暗示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 排球教学 应用原则
  
  1.暗示的含义
  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未意识到的刺激的影响作用,以及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1]如声音、颜色、语言、嗅觉等都可以对我们构成暗示,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观念,进而转化为某种行动或产生某种效益。暗示教育的研究表明,即使最强烈的观念,必须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结合,和他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期待结合,和他的需要兴趣结合,并且和他个人的情绪、智能、意识和要求等特征协调,才能取得暗示教育的效果。
  2.应用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1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的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比较活跃。因此,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学不应带有任何紧张气氛,要使学生在愉快、自然、轻松的情境中学习。在暗示教学中,愉快情绪不是来自要求学生掌握繁多的知识,而是来自学生主动索取知识的愿望。因此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消除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紧张、恐惧等感觉和情绪。
  2.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和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智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洛扎诺夫认为,如果教学过分相信理性的力量,不顾及感情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则最终只能造成理智和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加剧彼此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3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的原则
  在排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提出有用的思想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创造,而且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教学的负担,能更好地控制教学的全过程,还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暗示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在排球基本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单纯地学习技术,那么整个过程将单调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3.1教师把与排球有关的游戏引入到排球的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第一位,积极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游戏法是排球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游戏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选编游戏的时候,把排球的基本技术发、垫、传、拦、扣融入到游戏当中,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也掌握了基本技术,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愉快、自然、轻松的情境中学习。
  3.2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化
  这里讲的权威(authority)是指某些人物、观念或教材,经过时间考验后取得人们尊重、崇敬的信任感。运用这种权威的影响力,使人乐于受教,易于接受暗示,增强学习能力。教师的权威无疑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还要关心爱护,平等相待;不仅要专业知识精深,还要知识结构广博;不仅要动作技术优美娴熟,还要具有健美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特征。在使用权威这一技术时还应注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权威的作用不能太明显,因为当学生不知道教师使用的技术时,反暗示防线更容易被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作风严谨、品格高尚、以身作则、知识丰富,其必然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体育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即一开始与学生接触就尽量让学生获得好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这种欢喜的情绪基调会促进学生对体育教师更加信任,从而较好地发挥出人格力量的暗示作用。
  3.3采用积极的暗示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积极的语言、动作暗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的动作暗示对学生起着极大的激励和影响作用。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教育者,学生时刻领会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师既要做正确漂亮的示范动作,又要惟妙惟肖地模仿错误动作,指出二者的区别及正确动作的关键和难点。例如,在排球的扣球动作中,从助跑到落地的过程中,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加强学生正确的动作,用消极的暗示纠正不正确的动作,教师动作暗示得当,能使学生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
  3.4积极地调节教学
  教师通过学生的行为,通过视觉接收反馈的信息,不断地调节教学过程,并判断学生对技术知识理解接受情况。如通过观察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了解教学效果,通过个别学生的反常表现,了解造成学生动作不正确的原因,不断修改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非语言信息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某些场合、某些时间,特别是对个体时表达的效果更好。在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用语言批评,学生迫于压力表面上服从,易使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抵触情绪,这在女生中反应更为明显。这种情感障碍可能造成该生拒绝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此时教师采用暗示信息,中断自己的讲解,用目光注视他,走向他,皱皱眉,摇摇头加以提醒,引起学生的注意,就控制了他的不良行为,保护了他的自尊,使教学有序而顺利地进行。
  4.小结
  采用暗示教学法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排球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排球的技战术,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达到体育课堂学习的目标。此外,在心理暗示训练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进行心理暗示的再现,能在教学或训练中收到思想上高度集中的良好效果。当然心理暗示训练是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只会对运动技战术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选择性地加以应用。因此,心理暗示训练必须同排球教学训练课紧密联系在一起,且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良.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暗示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2]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83.
  [3]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张子沙.体育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沈阳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城镇居民已经形成“健康投资”的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不同,40岁以下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40岁以上的居民。体育的消费水平相对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实物型消费占主导地位,目前沈阳市城镇居民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
摘 要: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虽然他们较为“特殊”,但完全可以借“阳光体育”的“阳光”让留守学生找回一份有自尊的爱。  关键词: 阳光体育 留守学生 阳光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学生”因父母长期外出或者离异,寄宿在学校或者亲朋家,因长期失去父母的关爱,社会带给他们形形色色的不正常
目的: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三大原则,但在临床上本病的患病率与致死率始终居高不下,本文从中西医对比的角度讨论心力衰竭的治疗,希望说明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可以
本文分为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部分。目的:探讨参麦降糖颗粒对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研究参麦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配合高热量饮食饲养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李光伟指数、灌胃30分钟后胰岛素和血糖增加值的比值(△I30/△G30)说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的变化;以下肢骨骼肌组织糖原含
摘 要: 本文通过采用现场裁判、收集比赛资料等方法,对羽毛球比赛时产生的判罚争议作调查分析,并找出引起争议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羽毛球裁判员在今后的裁判中理解规则精神,公正准确地执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羽毛球裁判 争议 原因 对策    在羽毛球赛场上出现的错判比较集中在判罚“界内外”球和“过手、过腰”的违例,这与我担任羽毛球赛事裁判时遇到的情况相符。比赛中,出现争议
摘 要: 自从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成为一名好教师就成了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和追求。就如何成为优秀体育教师这一问题,文章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教育思想、爱心、课堂教学等方面做起。  关键词: 思想 爱心 教学 魅力 终身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每一位教育工
摘 要: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综合国力左右着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综合国力除了经济、基础产业、资源、文化之外,也包括文娱及体育的建设。作为体育的主要竞技项目之一的足球,成为了衡量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其中,足球运动员的青少年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足球 运动员 选材培养    一、选材的目的及意义  在邓小平发表关于“足球从娃娃抓起”的讲话之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