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弹窗广告别再“想弹就弹”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我们一打开某些手机App,各种弹窗信息就会扑面而来,有的是网购链接,有的是商品推送,一不小心点进去甚至还会被自动下载某些程序,简直让人不胜其烦。而这些开屏广告就如同霸王条款一般,根本找不到关闭的选项,用户不接受也得接受,一不小心我们就成了被这些无良商家“宰割”的对象。
  7月16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公布了开展App弹窗骚扰用户问题专项整治的情况。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开屏弹窗信息难以关闭和利用弹窗误导用户点击跳转两类问题,工信部重拳展开治理并取得成效。
  据统计,今年二季度App开屏弹窗信息投诉量环比下降50%;用户使用量排名前100位的App,开屏信息难以关闭问题发现率由69%下降到1%,而利用弹窗误导用户点击跳转问题的发现率,由90%下降至12%。
  App廣告风险曾让手机变“手雷”
  “我手机里有20多款App,不少一打开就弹出广告,使用时也会时不时弹出。”北京张女士告诉记者,手机App广告“轰炸”令她非常烦恼。
  上海等多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发布信息称,网民深恶痛绝的手机App广告乱象“顽疾难断”:
  1.或无法关闭或“隐藏”关闭,广告关闭难上加难。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称,在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后,发现近六成在使用时会弹出广告,其中近七成没有“关闭键”。此外,在App个性化广告中,仅14%有关闭入口。
  日前,记者使用微信、汽车之家等手机App时发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选项设置隐蔽,流程繁琐,用户难以发现。以微信为例,记者依次点击设置-子菜单-“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才发现“个性化广告”的选择入口以蓝色字体标注“埋藏”在相关条文中。
  系统提示,这项关闭操作有效期仅为6个月,且关闭后仍会看到广告。
  2.一个广告“炸”出一串广告,广告推送威胁隐私安全。河北的郝女士近来忧心忡忡:“我发现我只要在一款电商App上浏览过什么商品,其他App上竟然就会反复收到这类商品的广告推送。”记者调查发现,郝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许多用户都有类似的体验和忧虑,甚至还有部分用户因此遭受损失。
  “手机App推给我的网贷广告实在太多,我头脑一发热,就掉坑里了。”家住石家庄的郭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曾浏览使用过某网贷App,之后连续几个月她在不同的App上收到“海量”网贷广告,不知不觉陷入“网贷陷阱”。
  3.部分手机App广告涉黄涉赌涉假问题仍存在。记者发现,用百度App浏览部分网页时,网页上的涉黄广告仍能正常显示。还有不少直播类、视频类手机App中含有违法广告图片,点击后将用户导向涉赌涉黄等违法内容。另有部分手机App广告打着“超低折扣”“薅羊毛”等旗号,诱骗消费者至售假网站网页。
  记者还发现,部分手机App广告会诱骗用户点击包含窃取信息、远程操纵等病毒的链接,严重威胁用户安全。
  App弹窗广告三大“陷阱”
  此前,央视曾曝光APP弹窗广告的三大陷阱:
  一是关闭按钮是虚假无效的,带有欺骗成分诱导用户点击广告;
  二是这些广告并没有明确的下载按钮,但是你误触这个界面之后就会自动开始下载;
  三是“跳转”按钮是虚假的,实际上用户不管点击任何地方都会进行广告跳转。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也明确,目前手机App弹窗广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关闭和误导用户点击跳转。
  根据央视财经频道消息,开屏弹窗广告是很多手机应用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某些手机App开屏弹窗广告带来的收入,可高达其总广告收入的80%。
  弹窗广告是否违法?
  那么,这种App弹窗骚扰用户是否违法?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护呢?
  法律专家告诉我们,弹窗广告本身并不是法律所禁止的形式,但是在《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都对弹窗广告的发布形式以及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广告法》第44条就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的形式发出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识,并确保可以一键关闭。
  法律专家岳屾山表示,从这些规定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像刷屏广告或者开机开屏广告,如果没有显著标明关闭的标识,或者标识很难直接使用,甚至点了这个标识会被诱导去看广告,都属于违法弹窗广告。根据《广告法》的规定,是可以对广告主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工信部还表示,将在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继续强化App的治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App数量为302万款。为进一步保护用户权益,工信部已先后开展六批次集中抽查,检查了76万款App,通报了748款违规App,下架了245款拒不整改的App。下一步,工信部还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提升检测能力,年底前将检测覆盖达到180万款App。
  工信部:持续开展APP专项整治
  工信部表示,APP用户权益保护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持续开展APP专项整治。
  特别是近期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屏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
  工信部公告中指出,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新浪微博、爱奇艺等68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达,相信开屏、弹窗等各种广告很快就会被彻底杜绝。
其他文献
记者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7月22日,该省发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称,正值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烂,极易引发肠道不适、食物中毒等问题。为切实做好汛期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防止发生次生安全事故。  针对汛期食品安全特点,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以下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消费者来说,汛期存在七个方面的食品安全风险:  不食用洪水、雨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购买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品
企业并购是有特定目的的,在评估实务中,对并购目标公司的评估大多出具的是市场价值类型评估报告,且并购的成交价格大多等于市场价值评估值乘以并购股权比例,这是有一定瑕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