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致严重心脏毒性1例及文献分析

来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细胞对病毒感染和各种合成及生物诱生作用反应而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多种效应。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干扰素主要有α、β、γ3种,主要用于抗病毒、抗恶性肿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难治性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等,也用于健康人群预防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与其相关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报道也相继上升,包括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国内亦有报道,但健康人群预防应用干扰素导致永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国内
其他文献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9在药物和内源性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和某些疾病发生有相关性.
患儿,女,3岁零1个月。因发热38.5℃,咽疼,咳嗽,于2005年5月12日来我院就诊。经支原体化验阳性,胸片提示肺炎,于当日入院治疗。给予注射用红霉素30万U+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新鱼腥草素钠
患者,37岁,男,汉族.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治,急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医嘱:"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甲硝唑0.5 g ivd,bid;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