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初探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这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强化内部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就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
  
  1.缺乏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大部分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看董事会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在董事会下要设立审计、风险评估等专门委员会。但目前国有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董事会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2.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内部控制重在执行,企业内控设置得再完善,如果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不执行,内部控制也只是一种形式,无法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都会按照政府的监管要求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但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的复杂性,其执行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致使其在执行过程中会带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较大抵触,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度,使得企业许多决策和经营过程并没有完全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等执行,造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弱化,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无法落到实处
  3.内部控制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主要因为国内缺乏相关的操作细则以及企业对此实践经验不足。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虽然为各行各业企业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基础平台,但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将有关的评价指引、应用指引转化为能够为企业使用的评价体系,若企业没有动力或者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自然难以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如何根据内部控制的框架和构成要素来系统地确定评价的内容与指标、如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以及检查的频次、如何根据检查结果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等等问题,对于刚刚开始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全面评价的国有企业来说,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三、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紧密联系,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企业要科学地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个权力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董事会负责审批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和重大决策,确定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批准各项业务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任命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等。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各项战略、政策、制度和程序,负责建立授权和责任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建立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的程序,并建立和实施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采取措施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等。监事会在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负责对企业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及董事会、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要求董事会、管理层纠正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企业的决策层人员、决策执行人员和监督及审计层人员必须彻底分离,避免人员重叠。
  2.强化内控的执行力度。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得都较为完善,但其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其疏忽了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使得较完善的内控体系无法发挥应有的管理控制作用。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主要是通过强化各个部门人员的相互配合协调,并积极调动相关人员的对内控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相应的内控执行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来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以三个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内控标准体系。但这依然是比较原则性的规范,国有上市公司应当率先采取各种科学方式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涉及到明确评价主体,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缺陷的认定标准等。有关部门应将成功企业完善的评价体系向全行业推广,以加快其他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并降低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成本。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较为复杂和严峻的问题,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活动状况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寻求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10)
  [2]梁富洲,甘林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4)
  [3]杨伟:中航油事件对国企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小梁切除术远期疗效.方法:对实施小梁切除术31例(37眼)进行临床总结,术后的早期散瞳,术中精确定位,巩膜瓣缝合适中,对术前眼压控制不良者,做前房穿刺口.结
摘要: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一种不以货币为媒介、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业务,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交易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减少货币性资产流出、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问题,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阐述了作为知识型企业的交通勘察设计单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思想,探讨了交通勘察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为交通行业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提供一定借鉴。
摘要:“以人为本”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在知识、技术和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管理是人的管理,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不竭动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强化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
介绍了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配方设计、底漆开发及修补腻子的确定,并阐述了其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组织和控制及协调, 财务风险应为企业在各种财务活动过程中, 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 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成果与预计财务成果相背离, 因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本文浅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是是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 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的集中体现。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引导他们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抛弃自身不良习气,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多年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中,我有着深深的体会。    一、认真抓好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