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聊,一个颇好看的字眼,如今可能会愈来愈流行。并且会像传染病一样的流行。
今日我所见到的无聊版本,是那种起床后便开始找事情或人打发白天,然后继续下去,设法在晚上甚至半夜还一径往下熬混,直到再也不能不回家了,所有的店家皆须打烊了,这才返回自己的床铺,与社会暂作道别。
这便是我看到的无聊。它以起床与返床睡觉两者之间的光阴来呈现;在这一段时间中,有的人不知干何事好,便一直玩手机、看简讯。有的人不知干何事好,一直去逛,或是逛百货公司,逛衣服店;或是逛茶叶店,挑选他心中认定最养人的老普洱、老六安、老这个、老那个。也有人逛古董店,当作是寻觅可能失之交臂的绝世珍稀,但一家店逛完又逛一家,往往与老板谈论时势的时间比鉴古研艺还多得多。弄到后来,与老板所聊已重复循环,早变得老调重弹,结果有时有新的客人进来,他甚至不舍得人家走得太快。
逛,便因人类有这个伟大的字,太多的无聊便可借由它获得正当的一桩行为。逛书店是其中颇重要的一项,有人几乎每天进好几家书店,并且钻看得十分专注,像是替图书馆办采购似的。又这些逛书店者,许多还真下手买,也就是,他势必还须花不少的家中辰光来对付这些书;或是下功夫读它,或是张罗地方堆放它,或是找另外的许多机会漠视它,而令自己离开家门去避开家中与日俱增的不堪。
有人说,有钱人以旅行来规避他的无聊。这在一两百年前即已如此。而如今的有钱人只是更形年轻化罢了。
为了旅行,他必须做些规划。于是旅行指南的阅读、网络信息的察看,甚至结交一些同好等,成为他周边的一些趣事;这类趣事有时比旅行本身(一年不过二星期)还对他重要。因为它更解决了无聊的问题。
旅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且看有人下榻好后,接着走出房间,但发现晚上回旅馆时,今天一天仍不知干了什么、玩了什么,便好似那些在家乡每天起床与返床之间的无聊状态一般。
这样看来,无聊岂不是一种社会病情?莫不是要将社会走至这种状态的根由彻底改变,否则无聊不会突然不见。
会不会无聊其实只是“余裕”的同义词?倘若把人弄成没余裕、教他不停做牛做马,是否他就不无聊了?须知曾经有些时代人们整日价拚死拚活,那时大伙很少感到无聊的。
然而所有的时代都会过去,尤其是好的时代。你不能教如今深有余裕的人再故作埋头苦干的忙碌模样,以求只是离开无聊的状态。
主要是余裕的设定,必须要改。
人们认为有钱了或是吃饱了便是余裕,那他当然会无聊。他应该追寻比金钱、吃饱更想令他乐于浸润其间的从事,则或许会比较不感到无聊。
甚至最好他没有余裕这件观念。或许他每日连钱都还没去赚,便已然早就在泡茶馆嗑瓜子掏耳朵捏脚丫子地过那种一天混过一天的打发式的生活,一如有些人无聊时在做的。
看来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些行业,有的消除人们的无聊,有的则令人不产生余裕。乃这两件事,已然使无数的人痛苦了。
今日我所见到的无聊版本,是那种起床后便开始找事情或人打发白天,然后继续下去,设法在晚上甚至半夜还一径往下熬混,直到再也不能不回家了,所有的店家皆须打烊了,这才返回自己的床铺,与社会暂作道别。
这便是我看到的无聊。它以起床与返床睡觉两者之间的光阴来呈现;在这一段时间中,有的人不知干何事好,便一直玩手机、看简讯。有的人不知干何事好,一直去逛,或是逛百货公司,逛衣服店;或是逛茶叶店,挑选他心中认定最养人的老普洱、老六安、老这个、老那个。也有人逛古董店,当作是寻觅可能失之交臂的绝世珍稀,但一家店逛完又逛一家,往往与老板谈论时势的时间比鉴古研艺还多得多。弄到后来,与老板所聊已重复循环,早变得老调重弹,结果有时有新的客人进来,他甚至不舍得人家走得太快。
逛,便因人类有这个伟大的字,太多的无聊便可借由它获得正当的一桩行为。逛书店是其中颇重要的一项,有人几乎每天进好几家书店,并且钻看得十分专注,像是替图书馆办采购似的。又这些逛书店者,许多还真下手买,也就是,他势必还须花不少的家中辰光来对付这些书;或是下功夫读它,或是张罗地方堆放它,或是找另外的许多机会漠视它,而令自己离开家门去避开家中与日俱增的不堪。
有人说,有钱人以旅行来规避他的无聊。这在一两百年前即已如此。而如今的有钱人只是更形年轻化罢了。
为了旅行,他必须做些规划。于是旅行指南的阅读、网络信息的察看,甚至结交一些同好等,成为他周边的一些趣事;这类趣事有时比旅行本身(一年不过二星期)还对他重要。因为它更解决了无聊的问题。
旅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且看有人下榻好后,接着走出房间,但发现晚上回旅馆时,今天一天仍不知干了什么、玩了什么,便好似那些在家乡每天起床与返床之间的无聊状态一般。
这样看来,无聊岂不是一种社会病情?莫不是要将社会走至这种状态的根由彻底改变,否则无聊不会突然不见。
会不会无聊其实只是“余裕”的同义词?倘若把人弄成没余裕、教他不停做牛做马,是否他就不无聊了?须知曾经有些时代人们整日价拚死拚活,那时大伙很少感到无聊的。
然而所有的时代都会过去,尤其是好的时代。你不能教如今深有余裕的人再故作埋头苦干的忙碌模样,以求只是离开无聊的状态。
主要是余裕的设定,必须要改。
人们认为有钱了或是吃饱了便是余裕,那他当然会无聊。他应该追寻比金钱、吃饱更想令他乐于浸润其间的从事,则或许会比较不感到无聊。
甚至最好他没有余裕这件观念。或许他每日连钱都还没去赚,便已然早就在泡茶馆嗑瓜子掏耳朵捏脚丫子地过那种一天混过一天的打发式的生活,一如有些人无聊时在做的。
看来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些行业,有的消除人们的无聊,有的则令人不产生余裕。乃这两件事,已然使无数的人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