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吡嗪酰胺片的含量测定采用定氮法.该法繁复费时,且在蒸馏近完全时,少量的氢氧化钠会随水蒸气带出,致使测定结果偏高.但如果蒸馏不完全,测定结果会偏低.
【机 构】
:
贵州省六盘水市药品检验所553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吡嗪酰胺片的含量测定采用定氮法.该法繁复费时,且在蒸馏近完全时,少量的氢氧化钠会随水蒸气带出,致使测定结果偏高.但如果蒸馏不完全,测定结果会偏低.即使采用空白试验校正,误差仍很大.USP XXII (1990)(Ⅱ)及BP(1998)中,吡嗪酰胺片的含量测定法均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笔者经多次试验建议,<中国药典>在今后的修改中,应将吡嗪酰胺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改为紫外分光光度法.
其他文献
语文课本选用文言文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大有裨益。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多义字,没有注解。教材对古音解注的忽视,给师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不便。
一、结构分析的内涵和作用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 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每一个自然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文章的结构布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精心构思,刻意安排,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蚡(田蚡)以肺腑为京師相。”《汉语大词典》将这句话中的“肺腑”解释为:同“肺附”,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 笔者认为“肺腑”与“肺附”通用,因为笔者发现同一句话,在《史记》中用的是“肺腑”,《汉书》中用的却是“肺附”。 ①《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蚡 ( 田蚡 )以肺腑为京師相。” ②《汉书·窦田灌韩传》:“蚡以肺附为相。” ③《史记·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