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聊天,表情为何流行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离不开表情
  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离不开表情。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人都在分享着一个重叠的“表情语言”。
  达尔文(Darwin,1872)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in Man and Animals)一書中就曾指出,面部表情是进化的产物,对种族的生存与适应起到巨大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早期的情绪反应及表情的生理知觉图式是本能的,是在种族发展中固定下来的先天特征。围绕着婴儿的生活需要和社会性交往需要,人类的基本情绪和表情在1岁内均已出现,且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具有很多相似的情绪反应。
  这种跨文化的一致性使得表情超越了文字表达上的限制,成为维系人们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人类无法离开表情。作家芬妮摩尔(Constance Fenimore)曾经让读者想象——“一个男人,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她勾勒出来的画面令人心惊。但倘若失去的不是心,而是表情,那又会如何呢?
  你,能想象一个没有表情的人吗?
  这就是为什么当网络作为真实社区的缩影出现时,人们也随之创作出各种有趣搞怪的网络表情。当我们在网络上聊天时,总不忘加上各种贴切的表情符号,这正如在真实生活里高兴了会笑,烦恼了会皱眉,害羞了会脸红一样,都是情感的外在表露。
  如今,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聊天时大家都不愿意好好打字了。前年,牛津词典还公布了最受欢迎的年度词汇,他们的评选标准是“一个单词或短语能够‘抓住那一年的精神、情绪或极其重要的事情’”——评选结果竟然是“emoji”,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笑cry”的表情符。
  向灵动、丰富的生命致敬
  当然,表情符号不止是情感的载体这样简单,它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记忆和思维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主要有两种: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后者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这种编码方式的激活速度较快,联想强度较高。相应的,结合图片与文字进行信息交流,符合我们的记忆及思维习惯,也能在密集的对话中增添一些想象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 Mead)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进一步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是由“符号”及其意义所引起的,交流的双方不是对对方的符号或者信息传递做出简单的回应,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回应,人们会赋予这些“符号”以不同的社会意义。在网络语境下,表情符号拥有丰富的寓意,它让呆滞的语言变得活泼起来,像潺潺的泉水一样灵动地流淌。不善言谈的家伙们尽可以向表情申请援手。
  一个“笑cry"的表情可以表达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也可以表达曾经沧海之后的释怀,或者仅仅是一种喜极而泣。表情同样拥有丰富的语义,弱水三千,流动不止,因时因地而不同,只待你来任取一瓢。而透过这些灵动的表情符号,我们也仿佛看见了其背后的那个灵动的、流淌的人。这是对真实人性的致敬,也让整个互动过程显得更为有趣。即使是隐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后,人们也仍然愿意表露出丰富而不乏生命力的自我。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借助个性化的表达,人们得以在群体中区分出自我的独特存在。
  但愿你喜欢我
  然而,即使无限地接近真实世界,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仍然有所差别。一个在网络上侃侃而谈、妙趣而生的人,落入现实的平地上,也许会显得分外呆板乏味。他的肢体动作或许很僵硬,也无法表现出网络上那样灵动丰富的表情。但你并不能就此断言,网络上的他就是虚假的。当你接近他,深入地了解他,他会慢慢地舒展开来,而那时他所呈现给你的,也许是更为丰富的一面。
  这是人性非常有趣的地方。或许就像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arl G.Jung)所说的那样,人格是由“面具”(persona,简称“人格面具”)构成的。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而人格就是一个人所使用过的所有面具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表露不同的自我,就像戴上不同的面具一样,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公开面具和隐私面具的区别。
  网络上那个爱发表情的ta,自然也是戴上了一副人格面具,但ta所向你展现的,又何尝不是他想要让你看见的那一部分呢?ta想让你看见他的有趣,所以卖萌耍赖;ta想让你看见体贴与温柔,所以递上临睡前的一盏小月亮;ta想缓和没有话说的尴尬气氛,所以发来一个蹦蹦跳跳的小企鹅;ta胆怯又失措,无法用笨拙的口说出爱,所以用微笑的小娃娃来传达他的心声……
  这是社会适应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所接纳,甚至喜爱。而人们的心灵全貌就像一汪深邃奔腾的海洋,当你走近,并且驻足倾听,你必定会为那些跃动的浪花所颤栗、惊喜。
其他文献
朋友王经理的老父亲因肺癌住院化疗,长期使用阿霉素、环磷酰胺.老先生今年70岁,以往并无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喀痰之类的毛病,也不吸烟.几个疗程化疗之后,开始还算满意,但渐
期刊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rn元宵节的由来rn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元宵节了,而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
期刊
很多人寻求各种食补或者药补偏方来壮阳补肾、益气补肾.可盲目补肾是不可取的,补肾之前最好要先确认一下,自己真的肾气不足吗?rn7种症状自测肾气不足rn1.神疲乏力,哈欠连连,
期刊
妇科膏方的特色一是调畅气血,通补兼施;二是顾护脾胃,重视后天.另外,妇科膏方还有活血通络、滋阴润肤、补益肝肾、疏肝理气等作用,治病和养颜并举.rn以下几种疾病,应用妇科膏
期刊
“筋”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  “筋”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筋的生理功能有三:首先具有“束骨”即连接和约束关节的作用。  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其次,“筋为刚”,归于“五体”之一,就是说筋是构成人身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人体内脏的功能。《灵枢·经脉》载有:“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肉为墙。”明确提出了筋具有刚强的生理特性。其三,筋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人体脏
期刊
中医是个“慢郎中”的说法,不仅低估了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的作用,更让一些应该使用中医药救治的急性和难治性疾病患者错失良机,延误病情.rn“慢郎中”的说法由何而来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课堂教学正从有序走向高效。中学英语课堂在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通过有效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使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观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112  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
互联网上的好友,如果发展到线下的话,面基是个有趣的事儿.那个在网上百般聊骚、无下限破廉耻、似乎永远元气满满的人,可能现在却在角落坐着,正襟危坐,惜字如金地往外蹦话,场
期刊
什么是社交焦虑rn社交焦虑是一种在人际互动情境中所引发的情境焦虑,一方面感到苦恼、紧张,同时担心他人对自己有不利的批评,所以可能会采取逃避的方式来与外界隔绝,借此免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