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52例因癌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胰瘘将患者分为胰瘘组和非胰瘘组进行对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影响术后发生胰瘘的多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胰瘘发生率为13.9% (49/352).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后胰瘘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血管切除重建、胰管是否留置支撑管、胰肠吻合时间、消化道重建方式等均无关;而胰腺质地脆、胰管直径<3 mm、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71 μmol/L、术前黄疸持续时间超过8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是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术前黄疸程度、黄疸持续时间及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配合鱼豆汤治疗肾性蛋白尿疗效。方法将131例肾性蛋白尿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66例,口服海昆肾喜及海鳗鱼赤小豆汤30 d;对照组65例,口服金水宝胶囊和氨基酸口服液30 d,治疗前后测尿蛋白、肾功能和抑胱素C。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61/66),对照组为78.5%(51/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昆肾喜配合鱼豆汤治疗肾性蛋白尿疗效显著。
期刊
目的比较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与单纯行常规降压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所有比较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行CPAP治疗与单纯行常规降压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