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健康成为“走心”的课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上好初中心理健康课,应准确把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深层次意义,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遵循初中生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把握心理课的学科特色和时代特征,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学科特色;年龄特征;生成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7-0011-03
  【作者简介】夏春娣,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江苏镇江,212004)党委副书记,高级教师,镇江市心理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
  2016年,江苏省首次推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为中小学全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在初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上好心理课,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把握三个特点
  (一)把握心理课的特点,体现学科特色
  在初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夯实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以心理素质的优化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上好初中心理健康课,首先要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就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和目标的达成,不可能像其他文化课那样,用传授知识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而应更多地体现心理学科的特色,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一些技术技巧,让心理课成为“走心、入脑”的课程,让学生在心理课程中参与心理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真正提升心理品质,达成心理课的目标。
  (二)把握初中生的特点,切合年龄特征
  初中心理课要把握初中生的特点,切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学生进入初中后,思维方面表现为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同时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初中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因此,心理课要通过一些直观的图片或活动,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深入思考,通过思考和感悟获得答案、获得成长。初中生的情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两极性及社会高级情感都获得发展,心理课要幫助初中生学会了解、体验、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审美。初中生的情感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紧密相连,同伴关系的影响力增强,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课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分享,充分发挥同伴关系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三)把握新时期的特点,紧贴时代脉搏
  初中心理课要把握时代脉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心理课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部组织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研究制定了中国学生的九大核心素养,心理课要紧扣这些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四方面,促进初中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二是我们的初中生是生活在当下的,他们身上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心理教师要把握当前初中生的时代特征,了解当今中学生所处的时代的特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熟悉他们的话语系统,从而贴近学生实际,上出学生欢迎的好课。
  二、坚持做到“三心”
  (一)建立关系,师生“开心”走进心理课
  让学生开心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做好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结,对于学生接纳并喜欢上心理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个体咨询和访谈中,首先是建立咨访关系,在咨询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倾听、理解、抱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鼓励来访者自己寻找自身的资源,找到能帮助自己的方法。有研究发现,心理咨询的效果30%来源于咨访关系。同理,当学生走进心理课堂,心理教师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开学第一天第一次心理课上,我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心理课,为学生在当天开学典礼上表演的《礼仪之邦》舞蹈点赞,为学生进入课堂主动跟我问好点赞,为学生很快学会女中问师礼点赞,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点燃了。每节课的开始,都需要一个师生联结,如上《多彩的情绪》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心情天气预报”,从而轻松愉快地走进心理课。
  初中生不再盲目接受教师,开始以自己的眼光去品评教师,他们喜欢知识渊博、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的教师,在心理课上注重师生的心理联结,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上好初中心理课尤为重要。
  (二)精心准备,师生“用心”上好心理课
  心理课程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有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心理课程的教师也应是专业的。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心理专业师资缺乏,心理课由兼职教师担任,有语文教师、政治教师、校医,还有体育、英语、生物、物理学科的教师。虽然兼职教师当中不乏一些很优秀的教师,但在听的一些课中,总依稀感觉上得不像心理课,没能体现心理课的学科特色,倒是更像一节语文课或政治课。所以,上好初中的心理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认真体会心理课程的特点。
  1.不要将心理课上成语文课。
  心理教材中有一些小故事、小案例,这些故事和案例是为了反映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有时仅仅是为了导入,有时仅仅是为了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像分析课文一样分析这样的小案例,让人感觉俨然进入了语文课堂。有时我们也可以不用教材上的小故事,如果学生身上有现成的例子,那就更好了。例如上《新环境,新起点》一课,我用了这样的案例:在值宿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适应现象比比皆是,几个同学晚上哭着不愿睡觉,打电话让父母把自己接回去。这样的例子就是学生自己或身边的生活,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不要将心理课上成思品课。
  初中的思品课和心理课教材有许多内容重合或交叉的地方,而有些学校这两门课还是由同一个教师执教,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要了解心理课和思品课的区别,两者在教学定位、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和师生互动方式上都不一样。思品课更多是价值灌输和引导,而心理课则更注重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师生平等,教师关注和尊重学生,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适当价值引导。   因此,我们每一位心理教师都要认真研读《心理健康》教材和参考书,精心备课,深刻领会开设心理课的意义和理论依据,遵循源于罗杰斯人本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心理课堂上实施积极的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三)真诚投入,师生“交心”融进心理课
  心理课强调师生在课堂上要真诚投入、彼此尊重、积极体验、分享感悟,师生都平等地融入心理课,这才是一节真正的心理课。
  1.适当运用心理咨询技术。
  心理健康课与心理咨询有相通之处,心理课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注重倾听,多给一些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而不是直接进行价值判断,急于价值引导。运用具体化、面质等技术,必要时教师也可以自我开放,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人生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心理教师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尊重。恰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教育言行会大大提升心理课的实效。
  2.注重生成,减少预设对课堂的限制。
  心理课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这与其他课程的目标都不一样。心理课更注重让学生站到课堂的正中央,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展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心理课避免本本主義,注重课堂生成,减少课前预设对课堂的限制。
  3.注重分享,让学生的体悟更加深刻。
  要真正将心理课上好、上到位,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后的分享,让学生的内心体悟更加深刻。初中生虽然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培养,课堂上会发现,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非常积极地举手发言,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心理教师的智慧与引导。要避免“旁观者效应”,让每个同学都有分享的机会。例如,在心理课上让学生分享心情天气,先与同桌分享,然后全班分享、同类情绪的学生归类分享。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心情是晴,理由是:进入女中,环境很好,老师很好,语文老师很幽默,数学老师很温柔,心理老师很漂亮;有些住宿生觉得来到学校,就不会有父母整天管着了,等等。绝大部分同学表示心情是多云,来到女中很开心,但初中的课程多了许多,感觉有压力,感觉初中的学习和小学不一样了。学生状态很好,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这为学生融入新环境、解决适应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心理课堂上,一旦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包容的氛围,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学习和分享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
  4.着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教育力,要营造心理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站到心理课的正中央;同时,教师也要走进学生的话语系统,理解学生,获得学生的欢迎。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情绪”时以傅园慧的“表情包”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师生相识环节,我把自我介绍改成了学生向我发问、我接受学生的采访,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了,争着提问:夏老师,您今年多大了?您当教师多少年了?您的孩子多大了?您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学专业?您有烦恼吗?遇到烦恼时,您怎么排解呢?……许多学生在第一周的周记上都写了心理课和心理老师。很多任课老师很好奇我是怎样做到让学生如此喜爱心理课的,其实,根源就在于心理课上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一些学习和思考,把握心理课程的学科特色、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时代特征,紧扣心理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努力让学生“开心、用心”地上好心理课,师生“交心”,和谐共振,让心理课真正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走心”的课程。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85周年。85年前,北平学生率先发动一二九运动,身处南国边陲的广西学生迅疾响应,他们以本地区特殊社会环境为依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对促进全国学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南宁地下党是运动的引领者  1984年3月,在南宁召开广西国民基础研究院党史资料专题座谈会上,一些老同志回忆了南宁地下党于1935年在广西国民基础研究院(简称“教育研究院”)建立党团组织的情况。时为广西
在泰历县邵而区北部,有一个敌人的关卡。为便于出入,情报站争取了附近的一个伪乡长,并把石磊同志派去当了伪乡长的秘书。从此,这个伪乡公所就成了情报站传递情报、出入卡子的保护所。交通员吴风城经常夜间单枪匹马跑几十里路,到与石磊约定好的地点去取情报,大家称赞他是“飞檐走壁的能手”“来无影去无踪的好汉”。  济南铁路大厂动力车间的技术员王印增,对日寇侵略早就憋着一肚子气。经过情报站姜仲三同志的教育引导,他的
【关键词】叙事治疗;小学生;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6-0035-03  【作者简介】朱晓艳,江苏省徐州大屯矿区第一小学(江苏徐州,221611)心理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人格养成的关键,但由于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来自周围人的看法,当很多学生捕捉到“不被认可”的信息时,“我不够好”的感觉就成为小
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百万大裁军中,酝酿已久的保留昆明军区、撤销成都军区的方案,在两区撤并定点的最后关头,改变为撤销昆明军区、保留成都军区,这被人们称为“成昆之变”。  面对这一“急转弯”,昆明军区官兵坚决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和部署,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为军区的光荣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为“成昆之变”的亲历者,这是我心中抹不掉的一段记忆。庄严的宣告  1985年,在
1916年3月4日,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工人因工资、福利问题,引发了一场自发工潮,震动京城。京师步军统领江朝宗率军警官长及士兵、警察等千余人进厂镇压,抓捕工人。至当晚6时,工人陆续散尽,而军警则仍留下近200名在局内巡查防范,直到11日才全部撤离。  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朝廷批准户部(后改称度支部)创建印刷局,准备统一印刷、发行钞票,控制财政;同时,也为用纸币取代沉重的银两,方便市场货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避免重演“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社会无法无天的混乱状态,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1979年,刚刚复出的彭真同志受中央委托,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的工作,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领导草拟出刑法、刑事诉讼法、选举法、地方各级人代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生动表达和具体应用,凝练着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成就历史伟业的宝贵经验,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根本要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历史不是抽象的存在
【关键词】生涯辅导;高中;生涯适应力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2-0061-03  【作者简介】陈秀敏,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浙江龙泉,3237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意图:  生涯规划辅导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做好生涯准备,而成功的生涯准备的核心是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美国生涯心理学家萨维科斯将生涯适应力定义为“个体对于
毛泽东主席一生在杭州住了40多次。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第一次到杭州。随主席一起来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秘书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还有负责警卫工作的汪东兴,负责机要工作的叶子龙,江青也来了。主席抵达杭州时,是谭启龙、李丰平同志和我去火车站接的。主席被安排住在刘庄。刘庄当时是铁路部门管辖的一幢房子,是临时腾出来的。我和警卫人员也住在刘庄。罗瑞卿、杨尚昆住南山路113号
彭德怀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为实现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作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斯大林致电苏联驻朝大使说:“彭德怀是久经考验的统帅”,“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这一赞誉,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的彭德怀元帅当之无愧。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  彭德怀早年投入湘军,从二等兵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