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英语“悦·动”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war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英语课堂“活”起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本文以小学英语课堂“悦·动”教学基础,对其教学手段展开了分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学英语;“悦·动”课堂;教学手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在營造英语学习氛围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尽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要学”变成“想学”,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悦·动”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有利于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歌曲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将旋律作为英语学习的桥梁,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式。韵律优美的歌曲,学生更容易朗朗上口,而且歌曲导入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其情绪高涨,最终达到课堂氛围的活跃。与此同时,歌曲还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创新思维,将有难度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比如,在外研版小学英语2年级“Module 1 Unit 1 I like the ABC song.”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ABC字母歌,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下,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集中,而且在歌唱的过程中还能充分掌握字母知识,激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减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有效化解了课堂教学难点,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总之,要想突破教学难点,一定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而歌曲导入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进而充分掌握英语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单词、对话为主要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现有工具,如实物、挂图、投影仪以及卡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利于学习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比如,在外研版小学英语2年级“Module 6 Unit 1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从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写作业等入手,并适当表演一下自己在周末会有哪些户外活动,如踢足球、滑冰等。除了真人表演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玩具、木偶或者是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进行表演,并给木偶配音,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有着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如果在英语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仍然以外研版小学英语2年级“Module 1 Unit 1 I like the ABC song.”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每个字母的形状,利用自己的身体摆成与字母形似的状态,将枯燥的字母以灵活的方式演绎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三、设计活动,培养学习能力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单词、常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进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加强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比如,在外研版小学英语2年级“Module 3 Unit 1 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猜谜游戏,使学生两两为一组,给学生准备一些水果的图片,其中一个学生做表演动作,在不提示的情况下表现出该种水果的特征,而另一名学生负责猜,并且用英语说出该水果的名称,只要猜对就能得一分,比赛到最后看哪组学生得分最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教师拿出一个香蕉的图片,做表演动作的学生可以做一个猴子的动作,这样另一名学生就会想到猴子最爱吃的是香蕉,所以说出“banana”。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充分掌握了英语知识,也使课堂“悦·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且组织开展竞争性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大胆发言,转动脑筋,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用英语对话,提升英语口语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悦·动”,教师可以从歌曲导入,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设计活动、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霞.奏响英语课堂的灵动序曲——谈小学英语导入环节的有效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6(13):49-50.
  [2]杜进玲.精彩课堂,放飞梦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考试周刊,2014(21):102-10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德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落实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的品格。  【关键词】 小学;德育;学生  将教学与德育管理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德育的相关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在潜移默化间改变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观念、陶冶学生的情
【摘 要】 结合近几年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构建对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伴随着实践研究的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开展渗透,本文阐述了对课程游戏化的全面认识,构建更为有效的课程游戏化框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開展探索:转变观念,内化课程游戏化认识;积极探索,促进一日活动游戏化;多元共促,开展区域活动游戏化;家园合作,成就课程游
【摘 要】 幼儿是人类成长发育的初级时期,学前教育则是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积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所以,要大力发展自然资源,将其应用在学前教学中,积极构建特色园本教育课程,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从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起源和内涵出发,分析学前课程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 学前教育;自然资源;利用开发  
【摘 要】 初中学生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情感。在作文选材上,很多教师都下了苦功夫。但是怎样教会学生把平淡的生活写出诗意,写出情味,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遇到的瓶颈。本文就着重探讨如何利用阅读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情感化;景物描写;阅读;写作  作家曹文轩曾经说过:“生成美的途径尽管千条万条,但最重要并最容易收到效果的途径就是描写风景。”其实作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管
【摘 要】 目的: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整体发展,提升启蒙教育效果。方法:教师更应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新要求,将课程游戏化,为学生创设游戏学习环境,结合课程特点,创新游戏形式。结果:推动了学生智力发展,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结论:在幼儿教学中实行课程游戏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将课程游戏化,让幼儿“玩”出精彩。  【关键词】 幼儿教学;课程游戏化;有效策略  
【摘 要】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还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原因,农村地区的语文作文教学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重视农村地区的语文写作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缩小城乡语文教学差距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中指出了当前农村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语文;初中写作;问题与对策  与城市
今天,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我紧张地一看,糟糕!鲜红的71分。我心里一阵慌乱,妈妈平时一直叫我要多看书,我嘴上说好,但一次也没认真看。现在考了这样的成绩,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急中生智,把71分改成了91分。  回到家,我把考卷拿給妈妈看,正忙着干活的妈妈草草扫了一眼,就笑着说:“不错!不错!继续努力。”我原本紧绷的心瞬间松了下来,但受到妈妈表扬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夜深了,所有人都进入了甜蜜的
【摘 要】 为适应课改的需求,初中物理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教师要结合生活化内容引导、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分析,具体阐述结合生活化内容开展教学的措施,以期能够适应课改的要求,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
从梦中惊醒,我轻轻呼唤着母亲。忽然想起我已离家千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了,不觉哑然失笑。  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我不知怎的,忽然想起这句诗来。但今晚没有月亮,窗外只有黑漆漆的一片,有些怕人,却让我越发想家了。  打开手机,翻阅父亲发过来的一些短信。父亲用的是老人机,打电话又舍不得话费,所以多是发短信。短信大致都是说家里平安,只是担心远在异乡的我,语气平淡,但字里行间往往流露出
要选出读书人心中最负盛名的人物形象,我想答案一定毋庸置疑——孔子。这位儒家大师,读书人的先祖,是“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是千百年来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至圣”。从前进学堂,第一件事就是拜孔夫子;而今高考前夕,孔庙前祈祷的人群依然熙熙攘攘。  然而在私塾的弟子眼里,“孔夫子”却是先生手中冷冰冰的戒尺;在千万举子心中,“孔圣人”只是作八股文的条条框框;在老百姓的印象里,“至圣”只是虚无缥缈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