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改善民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同时;基本建立相应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民就医观念的改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支持度和信心度较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缓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获得诸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得到调整与完善,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257-01
  
  新农合从2003年试行到目前,这一实施阶段存在着相对的薄弱与欠缺。本文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视角分析新农合实施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以政府的视角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作为新农合的管理主体—政府,就是要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源配置和实施相关政策,提高新农合的保障能力和效率,保证新农合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1 新农合制度设计方面的成效
  首先,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各试点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各区及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职能部门,并明确职责,细化工作。
  其次,201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的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提高。2010年,新农合大病统筹基金年人均120元,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
  1.2 新农合制度设计的公平性缺失
  首先,资金筹集公平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上采取每人以人头费的缴费形式交纳保险金,从表面上看,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差别的,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现象。因为,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缴纳同样的费用,享受同样的国家补贴,这一制度显然与垂直公平相违背,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其次,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在利用卫生服务数量方面存在着公平性问题。因为参保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取决于卫生服务的价格,共付率越高,农民所需支付的医疗服务价格就高。
  2 以农村三级医疗机构视角分析新农合
  中国农村,医疗服务基本上是由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进一步确立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1 农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的成效
  首先,新农合实行之前,县大部分乡村卫生院(所)都已经陷入了经营困境。实行新农合后,政府的配套卫生投入,改善了用房条件和医疗设备,使很多乡村卫生院(所)起死回生:经营收入有所增加,稳定了农村基础卫生队伍。
  其次,农民就医观念有所改变。新农合开展前,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患病后很多农民都是“小病扛,大病捱,重病才往医院抬”。新农合实施后,农民看病意识明显增强,医院门诊、住院人次明显增多。
  2.2 农村三级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虽然政府在政策上不断做出调整,力图将就诊人群更多地引向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却忽略一部分地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所具备的服务能力,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稀缺、就医环境差、设施老化等情况,使其无法承担起为农民提供可靠医疗服务的职责。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患者不得不选择县或县以上高级医院,让参合农民为高价医疗服务买单,这不仅不能达到医疗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甚至违背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设施,提高人力资源从业素质同时,还需积极引导农民就医选择。
  3 以农民的视角分析新农合
  从农民的参合与满意度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新农合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国家的这项惠农政策,大部分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实施效果是满意的。与时同时,他们也表示出对新农合实施的未来期望。
  3.1 提高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参合农民表示,像是感冒这类的小病,我们都会去村医务室。但是稍微觉得有点严重,就会直接去县医院检查。毕竟县医院医生技术好、医疗设施也好。但是医疗费用比较贵,而且也不是很方便。
  3.2 合理确定基本药物价格
  部分参合农民认为,新农合实施后,看病反而更贵。参合农民表示,同样的一种病在新农合实施前只需花上几十元就能看好,但现在却需要几百块。
  总之,从新农合的受益方参合农民角色来看,新农合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医疗需求,缓解了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农民对新农合的期望可以看出,新农合的实施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 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有作为主导的政府,医疗服务的供方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的需方农民等。这一社会工程在实际运行中总会存在着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根据以上对新农合不同参与主体的分析,总结出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通过政府的视角说明制度运行中获得成效同时存在制度设计的缺陷,同时对于医疗服务供方的监管及农民的宣传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政府在完善制度同时还要强化自身的责任和作用。
  其次,通过农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视角说明目前作为医疗服务供方运行的现状,在农村医疗机构不断提高与完善过程中,仍存在着公共卫生资源短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因此需要建立以乡级卫生院为核心,合理分配和布局卫生资源分布体系。
  再次,通过对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期望,他们表现最为强烈的就是医疗费用过高。面对医药费用上涨过快,需要强化对卫生服务行为的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上涨。
  最后,目前新农合立法滞后与贫困农民的大病补偿制度不完善等仍是新农合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医疗救助的力度,为农民提供最后的保障防线,还需要建立一部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险法。
  参考文献:
  [1] 孟翠莲:《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2] 李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4] 夏杏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5期
  [5] 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6] 殷建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与主体问题研究》,硕士论文,2010年
其他文献
高等数学在经济的应用中占据着十分基础的地位,在经济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上遇到的问题.对于探究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科起
关于政府支出与民间支出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进行过研究,但是在考察民间支出时有人多关注于居民消费,也有人关注于民间投资,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认为要考察政府支
【摘要】公告和通告是行政公文中两个不同的文种,有相似之处,更有用法的区别。  【关键词】公告;通告;用法;辨析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物理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