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兼论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评价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_nast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凸显素养本位,从学科立场走向育人立场,真正将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为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同时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规定了学习内容及其达成度。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课程标准实现“学教评一致性”。以“面积”为例,提出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的实践框架:提炼核心素养内涵,确定核心目标并具体化,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再围绕学习目标制订评价框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反思改进教学。这也是数学课程中核心素养落实与评价的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科学传播政策指导着科学传播活动的组织、开展、监督、评价等各个方面,保证了科学传播的效果。借鉴发达国家科学传播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科学传播政策体系。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发达国家为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科学传播政策的制定理念、制定过程、倡导内容、实施机制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我国科普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符合本国阶
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具有测查目标、刺激情境和任务设计三个关键要素。基于STEM项目的试题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考查具有很大的价值,借助STEM的情境支持、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科学思维的考查提供了更多角度和可能,此类试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更加准确和直观。将STEM素材加工成科学思维考查试题包含的一般环节有:查阅与设计、分析与筛选、挖掘与整合、修正与完善。
初中时期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初中时期的数学课程提高了学科知识的难度等级,由较为直观的具象化知识体系向逻辑性更强的抽象化知识体系转变,为学生未来步入高中打好数学思维和概念的基础。除知识难度有所提升外,初中数学课堂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学情灵活调整,构建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自主探究课堂。
<正>教学目标:1.借助图片、字理、形声字识字等方法认识"射、箭"等12个生字,分类观察,学习写"觉、值"等9个字。2.通过抓关键句、关注核心问题细读每部分,认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根据课后表格的内容讲故事。3.学习默读,做到不指读。通过自读、听故事等活动,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课时安排:2课时。
期刊
<正>语文学科不仅是小学阶段的“主课”,还是影响终身学习及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知识体系。在“双减”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显重要。为此,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做出了如下探索。
期刊
肌红蛋白(Mb)具有分子量小(约17 k Da)、易制备等优点,常被作为蛋白模型来研究和阐明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同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可改变Mb活性部位的空间构筑,并赋予Mb新颖的催化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Mb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本文以SBA-15介孔材料为载体对其进行了固定化,制备了固定化酶,研究了SBA-15介孔材料孔径变化、固定化方式对酶固定化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其
目的:观察双花百合片联合康复新液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有效性。方法:根据临床随机研究(RCT)标准,入组头颈部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同期治疗开始时即应用双花百合片加康复新液至放疗结束;对照组治疗期间仅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的分级程度及疼痛等级,并记录比较两组血红蛋白、体重改变等营养相关指标。结果:通过意向性分析(ITT),试验组治疗结束后
基于对科学思维评价要素的理解和各能力层级进阶表现的认识,以2021年温州市初中科学学业水平考试第25题为例,探析该试题以实验解读为载体,考查模型建构能力;以材料筛选为途径,凸显推理论证能力;以科学史料为情境,体现创新思维能力等样式。对科学思维各个能力要素进行有效评价,促使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目前,教育部正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减少学生课后作业压力。对初中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初中生正处于独立意识开始成熟的阶段,此时培养学生的自律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初中生的未来发展,这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自主学习也是极其必要的。对此,本文着重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逐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