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避免中风 用药注意2点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房颤患者而言,中风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为了减少中风,房颤患者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2点:
  1.长期坚持抗凝治疗
  要想杜绝房颤引发脑中风,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彻底治愈房颤。只可惜,尽管目前对房颤有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各种治疗技术,但由于费用昂贵、适应症有限、病情复发等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房颤患者处于随时可能发生栓塞的高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长期房颤患者而言,重点就应转向控制心率和积极地抗凝治疗防血栓。
  进行规范化的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显著降低其发生脑中风的概率。目前,针对房颤预防中风的抗凝药分两类:传统的抗凝药华法林与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抗凝药是华法林。不过,此药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用起来比较麻烦,需频繁到医院验血调整剂量,稍不留神剂量没有掌握好,药效就达不到,或者用药超标,导致颅内出血,而颅内出血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对应用华法林患者,都要定期检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研究发现,INR限制在2.0~3.0之间是最好的,INR小于2.0则达不到抗凝目的,INR大于3.0则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出血。为此,在华法林治疗初期,患者要每周测定1次INR;待INR基本稳定后,也要约每月检测1次,并要根据INR的值来调整药物剂量。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克服了传统药物的诸多局限,不需要频繁地抽血检查、调整用药剂量,也不需要担心和其他食物、药物起反应。最重要的是,在预防中风和全身性栓塞方面效果比传统老药更有优势,当然,价格相对会高些,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毕竟中风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
  2.建议丢掉阿司匹林
  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确诊为房颤的脑中风患者中,有70%在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虽然它被用于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但它并不是抗凝防血栓的药物,对于预防房颤患者的中风,阿司匹林效果并不好。原因是,房颤中风是心脏引起的中风,是血液在心房里面慢慢地凝集形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流阻塞脑动脉。预防它,就是让血液不要凝集,就需要用到抗凝药。国际上开展的数个大型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对预防房颤引起的中风效果并不好,在全球指南中已经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房颤中风。希望大家包括医生赶紧更新知识,在预防房颤中风时要丢掉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只能用在非房颤的缺血性卒中上。
其他文献
病例回放:  几天前,已从乡下搬到重庆忠县县城多年的关婷约上外婆、妈妈和妹妹一同回离开了多年的祖屋看看。没想到在回家路上,经过一片树林时遇到一群毒蜂的袭击,短短几个小时后,被毒蜂蜇后中毒较重的妈妈便离开了人世。关婷和妹妹伤情也较重被转往新桥医院和重医儿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外婆伤势较轻,在当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毒蜂活跃在深秋  最近,我科接诊过几例被毒蜂蜇伤的患者。和大家猜想的可能是因为乱捅
取白面500克,放在蒸笼上大火蒸20分钟后,取出晾干。将蒸过的白面放在炒锅内,用文火翻動干炒7—10分钟,然后放入红糖继续翻炒。大约两分钟后,红糖和白面渐渐整合在一起,此时出锅即可食用。每日服3—4次,每次3汤匙,用温开水冲服,一般连用20天为一个疗程。  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的功效。炒面不仅有助于吸收胃酸,还能改善贫血,两者合用对老胃病有较好的疗效,大家可以试试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有过头晕头痛的状况,尤其中老年人史为明显。其实这些都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心烦、失眠、多梦,甚至注意力差、容易健忘等。
中药里面,凡具有平肝熄风或平肝潜阳作用的药物,称平肝熄风药。天麻是平肝熄风的主药之一,味甘,平,归肝经,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故用以天麻为主的中成药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晕、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有良好的效果,且有“简、便、廉、验”和副作用少的特点。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搜集并整理几个以天麻为主的中成药治疗眩晕头晕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天麻钩藤颗粒:最适用伴失眠和高血压者  案例:36岁的
以某型直升机减速器中行星轮系为例,在考虑加工及装配公差条件下,研究齿轮修形对行星轮系传递误差、接触应力、功率损失以及载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齿轮修形可以使行星轮
泌尿系统(肾、膀胱、输尿管等)感染细菌之后,就会得尿路感染。这是女性多发病,据统计,约半数女性会得此病。但由于不少患者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正确认识,导致病情反复,苦不堪言。夏季是尿路感染高发季节,本期名医谈病为女性朋友介绍预防尿路感染的6大举措,帮助大家远离疾病,轻松度夏。  尿路感染是夏季女性的多发病。如果女性朋友在夏季的某一天出现尿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而每次的尿量不多)、尿频(一有尿意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