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子,白了头?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35岁女人遇到白马王子的概率,低于5%,而40岁女人结婚的概率士2.6%,还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袭击的概率高。
  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西雅图不眠夜》里,一个男编辑告诉梅格·瑞恩扮演的安妮:“40岁女人结婚的概率,还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袭击概率高。”
  “那个统计数字不是真的!”安妮抗议道。
  女人能在30岁后找到幸福的婚姻吗?耽误了30岁前的出嫁黄金时间,是否意昧着她们将吞咽终身嫁不掉的恶果?是否高薪、高智商、高学历的女人比普通女人
  更难嫁?
  
  主编贝基用一句话结束了辩论。 “你说的对,这不是真的,”她接着说“但感觉上像真的。”
  这一说法来自1986年美国《新闻周刊》6月的封面故事《等王子,白了头?》。记者根据当年一则哈佛与耶鲁两个大学3位学者所做的人口婚姻调查,白描出美国30岁女性的愁嫁现状。《新闻周刊》的封面,简直可以用危言耸听来描述,在年龄和结婚的概率曲线图上,用醒目的红色曲线标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结婚的概率简直是直线下降。
  文章的观点是35岁女人遇到白马王子的概率,低于5%,而40岁女人“结婚的概率士2.6%,还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袭击的概率高”。要知道,当年美国还未发生“9·11事件”,“遭恐怖分子袭击”在美国人眼睛里,恐怕比天上落陨石都小得多。《新闻周刊》借此比喻40岁女人嫁不出去的概率,吓坏了一帮母亲和超龄熟女。
  女人能在30岁后找到幸福的婚姻吗?耽误了30岁前的出嫁黄金时间,是否意味着她们将吞咽终生嫁不掉的恶果?是否高薪、高智商、高学历的女人比普通女人更难嫁?这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新闻周刊》这篇文章所基于的社会调查文章是1986年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3位著名社会学学者做的一个关注30岁后未婚女子的社会调查。后来被学者们证明是错误的。《等王子,白了头?》这篇文章发表20年后,社会学家关于新一轮人口婚姻调查给出与20年前截然不同的结果——80年代末的30 女人如今只有10%未婚,而许多人在30岁后找到真爱。正相反,女人30岁后比30岁前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男人!
  而且《新闻周刊》在2006年的回顾文章,重新寻找到当年接受采访的14位女子,并惊奇地发现其中有11个人在35岁之后寻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剩下的3个也乐享逍遥单身生活。
  但是诡异的是事实如何却被证明并不怎么重要,《纽约时报》在2006年写道:虽然结论被撤回了,但是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这篇文章如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永远悬挂在头上。
  30岁不嫁人就太晚了
  1986年《新闻周刊》的文章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时代的反映。当时美国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开始崭露头角,同时,妇女解放运动、性革命和节育药丸的问世等文化科技开始开花结果,而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的交替出现让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人焦虑万分。
  如今,30年过去了,这篇文章还是那么触目惊心,焦虑与紧迫感依旧。这篇文章反映的核心恐慌问题还徘徊在美国的社会中:女性如果追求职业目标,个人生活就会不幸,就会嫁不出去。当前的媒体所讲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的困境的文章中,都会提到年龄的“生物时钟”,并且总是根据年华易逝提出某种年龄决定论。
  《新闻周刊》的故事,背后是有关婚姻和生物时钟主义的深远焦虑。当时刚从哈佛毕业的23岁的女性卡罗尔·欧文斯,回忆当年全社会关注这个话题的盛况说“我的母亲是在一个电台节目中,听到主持人讨论《新闻周刊》上的‘三高女’婚姻调查。老人家听说美国女人一旦超过30岁,嫁人的概率就不足20%,顿时紧张起来。她在晚饭桌上命令我,‘你不能老呆在家里,必须出去见见男孩子,立刻,现在!’妈妈说完把我赶出家门!”
  这篇文章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1986年。在1989年的好莱坞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中,莎莉刚刚结束了与男友漫长的交往,就发现40岁“就等在那里,像末日一样!”她当时32岁。《西雅图不眠夜》的电影表现的是1993年,虽然提出《新闻周刊》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却仍然说感觉上好真实。
  《欲望都市》的作者,《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坎迪斯·布什内尔,在2006年写道:“《新闻周刊》的封面击中了所有单女人心中的恐怖。”
  而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文章发表30多年之后,被官方更正的10年之后,感觉上那文章说的还是真的。不仅仅文章的结论和统计数字还是那么鲜活,文章中采访的女性生活的困境(虽然后来多数都结婚了),还有那篇文章的微妙的元素:对单身女性那隐约指责的语气;把婚姻和事业当做基本对立面的立论;暗示单身女性是因为专注于事业,所以个人问题才会失败的基调,在如今依然能够找到。
  这篇文章警告单身女性,婚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经济安排、核心家庭中心的核心联系,它的范围更广抱负更大,是社会成功的标志。这依然是今天我们认定的一种文化态度,在今天的新闻报道和流行文化中:结婚不仅仅是爱一上个人,或有伴侣这么简单,还意味着你在生命这场伟大的比赛中更上一层楼。结婚是选择,也是被选择。婚姻,首先是一个人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生活与你的生活编织在一起的一种社会仪式。
  击中所有单身女性的软肋
  不过今天的美国已经有了进步,婚姻和两性关系相对来说多样化。比如说丽贝卡·崔斯特2016年新书《所有单身女士们》中,虽然无意赞颂单身优于有伴侣的生活,但她承认女性未婚和晚婚的趋势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甚至单身女性也许将改变美国竞选政治版图。在2015出版的《未婚女人:自力更生》一书中作者凯特·伯里克告诉读者,一个女人怎样独自在世界上生活?伯里克在自己与他人的生活中寻找答案。而在网络上还有许多第一人称的文章,宣布自己很愉快,而且会永久作一个单身女性。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说明社会文化越来越把婚姻当做一种选择,而不是生活中的真理。
  但是这些都不能抵抗1986年《新闻周刊》上的文章,因为该文章认为,尽管社会不同了,尽管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等等运动,但是生物学上,女性还是想要婚姻,随着年龄的增长,但婚姻概率却越来越低。这篇文章假定白马王子不只是陈旧的童话,而是今天女人们的生活现实。
  所以2008年《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嫁给他!》与1986年的文章一脉相承,这篇文章告诫女性“不仅仅为了缓解社交压力,减轻经济,或者在最幸运的时候还会遇到爱,去结婚,还要为了在不太晚生出孩子之前去结婚。
  在2006年的电影《恋恋假期》里纽约女子阿曼达说:还记得他们曾经说,35岁以上单身女性的结婚几率比被恐怖分子杀死还低吗?好吧,那太可怕了,但现在我们这一代还没有结婚,而恐怖分子居然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一切的压力显示了在我们的脸上,使我们看起来像个黄脸婆!
  你知道脸色憔悴最可怕的是什么吗?那就是你还得找个丈夫呢!
其他文献
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构成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成为大众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渠道——利用新媒体创造性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是当前广大纪检监察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运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创新方式和内容,在新媒体建设和维护上下功夫  要加强阵地建设,建设一批准确、及时、权威的纪检监察工作官方新媒体,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抢占舆论制高点。鉴于目前纪检监察
推荐书籍:《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你的生活,和别人看你的生活,是否是一样的;那些所谓的努力时光,是真的头脑风暴,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生活中充满假象,或许你的忙碌,只不过是懒而已。  刚进新东方时,我一个小时的课时费是140元,别觉得很多,先听我说完。  我那时刚毕业,为了维生,开始了每天工作十个小时的生活。从早上八点半坐进教室到晚上九点出来,时常是天旋地转。  父母打电话之前都会问我
在我居住的小城有一个不大的车站,每天上午都有几班开往另一座小城的客车。  通常情况下,相隔一小时发一班车,早上6点是第一班车。  不知从哪天起,有一辆客车违反了惯常的规则。它从车站按时出发,在城中慢悠悠转了一圈,捎上正赶往车站准备坐下一趟车的乘客。  违规客车的做法引起其他客车的抗议。  抗议无果后,所有客车都效仿那辆违规客车的做法。  现在,每辆客车和车上的每位乘客都要额外多花半小时在城中“逛”
2005年7月的一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病房与平常一样忙碌。早上9点,是教授查房的时间。和往常不同的是,教授身后突然多了一群穿着白大褂、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学生。他们很认真地听着查房讲解,用微笑来回应人们的目光,这些人来自法国。   在临床医学领域,从来都是我国医生到发达国家进修,还没有见过先进国家医生来重庆学习。   这件事,还得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任国胜的留学经历说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在京发布《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2(2015)》。课题组表示,2015年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存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我国住房信贷政策仍有继续放松的可能。迫于财政收入下降的压力,去库存成为重要目标之一,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地方政府将出台政府回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政策。  蓝皮书分析,由于房地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虎拍蝇、建章立制,极大地振奋了党心民心。  但在这种态势之下,一些党员干部吐槽“官不聊生”,不愿或者不敢做事。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也有声音称应该重点抓一抓经济,全面从严治党有可能拖累了经济增长。  因此,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该“收一收”、节奏该“缓一缓”了。  全面从严治党到了能“松一松”的时候了吗?  对此,党的十八届
“未来三年,中国将有一半船企破产!”2011年,这个“恐怖预言”开始萦绕在每一家中国船舶制造企业心头,如梦魇般挥之不去。  其后一年多,“预言”似乎正在应验。  2011年10月,宁波两家大型船厂在一个月内相继倒闭。  2012年3月,南通老牌民营船企南通惠港造船公司破产。  2012年5月,台州金港船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一场破产大潮正在席卷中国船企。  作为内河船舶制造基地,重庆也处在漩涡之
受贿近30万元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倒贴40万元封口费,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被朋友“绑架”的贪官范方华确实配得上网民送给他的封号——“史上最倒霉贪官”。  然而,范方华真的是被朋友“绑架”的吗?非也。如果范方华能够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交友,再坏的朋友也无法“绑架”他——即使有人绑架,那也是刑事犯罪,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受到法律保护。范方华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被朋友“绑架”,就是因为自己受贿的把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草案)》的议案。  经征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
北京政府日前表示将力争在明年初实施第六阶段油品地方标准(“京六”油品标准),并从明年12月起实施“京六”排放标准,这也将成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据北京市环保局网站报道,最新的“京六”油品标准将把在用车辆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降低5%。北京有望在明年12月实施“京六”排放标准,届时,单车排放将下降40%至50%。  据预测,到2022年,北京机动车排放污染整体将减少20%至30%。  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