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对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效果r——基于全国三类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来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以来,农业保险取得重大发展,成为分散农业风险、强化农户收入保障的重要手段.但农业保险除了直接的收入保障作用外是否还起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分析农业保险对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三类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收入和购买农业保险比例方面均明显高于普通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粮食作物收入和经济作物收入均明显高于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农业保险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和粮食作物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作物收入难以起到保障作用.进一步使用OLS模型验证农业保险对家庭经营收入的促进作用,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风险承担和经营创新是农业保险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和粮食作物收入的主要途径.鉴于此,提出政府应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研发适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险种、将农业保险支持与其他支农惠农政策相结合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因创伤、感染、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骨不愈合一直是骨科治疗领域的难题。常用的自体和异体骨移植各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不能常规用于临床。随着组织工程的迅猛发展
产业富民是链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纽带,同时也是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然而,当下产业富民面临着路径不明挑战,明晰产业富民路径成为乡村振兴发展急需.利用联合国粮
中西方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应审慎对待西方经验,走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的乡村发展道路.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回顾了1940年代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逐渐显现出无法同时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就业的困境,克服该困境能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粮食安全和吸纳劳动力视角,通过经济
秸秆还田是当前促进秸秆规模化集中利用的有效手段和现实选择,而农户还田意愿与行为的悖离是还田技术推广的严重阻碍.农户作为经济人,是否还田是权衡家庭禀赋后的理性选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