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和主体之一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使他们具有创新思维。下面,是本人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认识。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会克服一切障碍,才能有创新的欲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所以教师的一个生动的事例、一句幽默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维、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好比是一艘大船,那么,如何让这艘船又快又稳地行驶”?(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方向,改革开放就是动力)学生展开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形成了思维高潮,并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补充、纠正,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形象地理解了概念。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比较诱发,培养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了突出相反事物的特征、相似事物的差异、知识的重难点,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可以丰富想象,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同时,借助于数据、图表、漫画等直观教学用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活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社会主义本质”这个问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但课文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过于概念化,特别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课本中没有充分的事例和数据来论证这一点,因此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学时,我运用比较的手法,并辅之以图表、录像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讨论:第一,从新中国五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和旧中国进行对比;第二,用社会主义能够消灭贫穷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和资本主义始终不能消灭贫富两极分化的事实材料进行比较;第三,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进行比较。这样从具体情节入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比较,自己得出结论,既弄清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创新思维也得到锻炼和培养。
三、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要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统一的目的,培养创新思维,就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启迪学生,澄清学生片面的或错误的认识。引导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联系自己思想实际,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并在观察大量材料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王渊的典型事例。1999年2月,18岁的王渊在美国读完高中,因品学兼优,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王渊为此非常高兴。而此项奖的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非美国公民要自愿加入美国国籍才可领奖。王渊一家人都持有绿卡,只要她提出入籍申请,就有资格申领总统奖。但王渊表示,“不愿拿国籍换一个奖”。在谈到未来打算时,她说在拿到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返回祖国“为中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通过上述事例,激起学生为王渊“不拿国籍换大奖”的行为叫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紧相连,为伟大祖国的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是每个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疆农十师一八一团中学)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会克服一切障碍,才能有创新的欲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所以教师的一个生动的事例、一句幽默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维、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好比是一艘大船,那么,如何让这艘船又快又稳地行驶”?(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方向,改革开放就是动力)学生展开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形成了思维高潮,并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补充、纠正,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形象地理解了概念。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比较诱发,培养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了突出相反事物的特征、相似事物的差异、知识的重难点,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可以丰富想象,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同时,借助于数据、图表、漫画等直观教学用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活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社会主义本质”这个问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但课文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过于概念化,特别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课本中没有充分的事例和数据来论证这一点,因此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学时,我运用比较的手法,并辅之以图表、录像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讨论:第一,从新中国五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和旧中国进行对比;第二,用社会主义能够消灭贫穷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和资本主义始终不能消灭贫富两极分化的事实材料进行比较;第三,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进行比较。这样从具体情节入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比较,自己得出结论,既弄清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创新思维也得到锻炼和培养。
三、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要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统一的目的,培养创新思维,就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启迪学生,澄清学生片面的或错误的认识。引导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联系自己思想实际,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并在观察大量材料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王渊的典型事例。1999年2月,18岁的王渊在美国读完高中,因品学兼优,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王渊为此非常高兴。而此项奖的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非美国公民要自愿加入美国国籍才可领奖。王渊一家人都持有绿卡,只要她提出入籍申请,就有资格申领总统奖。但王渊表示,“不愿拿国籍换一个奖”。在谈到未来打算时,她说在拿到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返回祖国“为中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通过上述事例,激起学生为王渊“不拿国籍换大奖”的行为叫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紧相连,为伟大祖国的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是每个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疆农十师一八一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