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雾侵蚀环境下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来源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盐雾侵蚀环境下不同掺量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未掺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深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深度;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氯离子侵蚀深度先降后增,当铁尾矿砂掺量为30%~40%时,试件的氯离子侵蚀深度小于普通混凝土和未掺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深度;相同侵蚀深度处的自由氯离子含量随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先降后增,当铁尾矿砂掺量为40%时,自由氯离子含量总体上达到最低;总氯离子含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结合氯离子含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时自由氯离子含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其他文献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材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缺乏规范统一的制备工艺.根据植生混凝土特殊的结构特征,优选了裹浆法为植生混凝土的搅拌方法,采用裹浆法分别结合振动成型、插捣成型、静压成型3种成型方式制备植生混凝土,分析3种成型方式对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3种成型方式的最佳成型条件.结果表明,振动成型的最佳振动时间是8 s,插捣成型的最佳插捣次数是15次,静压成型的最佳成型压力是0.8 kN.对3种成型方法的最优成型效果进行对比,静压成型方法综合效果最优,静压成型可以使植生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与设计孔隙
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在保温隔热绿色建材及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其节能效果尚未有研究报道.采用传热学方法,以重庆地区为例,计算了页岩陶粒和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墙板的产出比和保温隔热效应、普通民用建筑物服役过程中所产生的节能效果、页岩陶粒生产企业的产能与所对应的节能效果,可为页岩陶粒推广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为了在施工前预测超厚混凝土墙体温度场及应力场从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来预防墙体热裂的问题,以某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超厚防辐射混凝土结构为工程背景,从内外温控条件入手,使用有限元的方法探讨不同温控条件对超厚混凝土墙体温度应力的影响,以指导实际施工.内部温控应用冷却水管,外部温控以拆模时间与模板种类作以讨论.结果表明,冷却水管可显著降低墙体内部温升,相比无冷管工况,管冷作用下墙体内部温峰出现时间提前至58 h左右,温度峰值降低了18%,约57℃,内外温差控制在17℃以内,表面最大应力减少50%左右.拆模时间关系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