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经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4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农经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更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民心工程”。笔者在深入调查总结桦川县开展农经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就推进农经信息化建设谈点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一、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桦川县2007年被省经管总站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农经信息化工作试点县,在全县分三步地开展农经信息化工作: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启动农经信息化工作。在全省农经信息化现场会后,迅速启动农经信息化试点工作,成立由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县经管局组织实施,并且制定《桦川县开展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乡(镇)经管中心主任专题会议进行全面落实,通过广泛宣传,使县、乡、村三级农经人员对开展农经信息化这项工作达成共识。
  第二,深入调研,落实责任,“整县推进”农经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为顺利启动农经信息化建设,省、市经管总站的领导和北方农网信息服务公司领导来我县召开调研会议,并深入到全县9个乡(镇)与村助理会计座谈,通过座谈一致认为采取市场化运作开展农经信息化建设这项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网上办公的需要,是解决“最后一公里”信息断层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更是当今信息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全县确定9个乡(镇)105个村全部开展农经信息化工作,县局开通桦川农经网,配置专人负责网络工作;各乡(镇)经管中心配置电脑1台,安排专人管理,北方农网给105个村的信息员每人配置电脑1台,使县、乡、村农经信息化工作顺利起步。
  第三,明确任务,强化培训,推进农经信息化工作开展。在全县农经信息员、电脑、网络落实后,全县9个乡(镇)105个村助理会计全部参与到农经信息化这项工作中来,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一方面对村级信息员进行电脑网络知识培训,请省北方农网技术专家来我县分两期对村级信息员进行辅导讲课;另一方面对村级信息员进行明确职责,村级信息员主要职责是:为农民网上提供政策咨询;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土地流转信息、农村二手货信息等各种经济信息;为本村农户代购农资和代销农产品等项服务。
  
  二、如何开展农经信息化建设
  
  一是抓网络平台建设。县经管局于2007年年初组建网络信息平台——桦川农经网。网站设有:农经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12个栏目。并与省农经信息网、北方农网、中国农经信息网等网站并网友情链接,同时开通黑龙江省农经系统办公网,逐步实现网上办公。
  二是抓信息员队伍建设。由北方农网信息服务公司的网络专家,分期分批对全县105个村级信息员进行电脑基础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辅导,提高村级信息员的电脑操作技能,为农经系统信息化办公、各类信息的采集、发布、反馈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抓网络化办公。桦川农经网开通后,正常的农经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全县铺开,利用农经系统网络办公这个平台,完成农经管理工作网上办公,真正做到工作安排、数字报表、情况调查、财务公开等农经管理工作在网上传递即可,实现县、乡、村三级零距离办公,既节省经费,又做到及时、准确。
  四是抓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平台,为本村和当地农户咨询和发布信息。主要查询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等信息,为本村和农户发布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农村二手货信息、农村土地流转等信息。据统计,2009年利用桦川农经网和县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大厅发布土地流转信息715条,成交信息550条,占发布信息的80%,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1.8万亩。二手货信息120条,成交信息82条,占发布信息的68%,成交二手货价值达500万元。如创业乡新发村信息员田春海发布农村二手货信息30条,插秧机、654拖拉机等农机二手货交易成功,销售到集贤县和佳市郊区。东河乡九阳村信息员程祥武2009年发布土地流转信息15条,成功流转土地70垧,信息成交率达100%。
  五是抓农资代购服务。利用我县农经信息员的优势,充分发挥农村网络经纪人的作用,开展有偿服务,为本地农户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机具等)和代销农副产品,真正通过网络实现双赢,极大地调动广大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几点启示
  
  1、农经信息化的开展,给农经系统办公网络化提供了平台。我县通过网络平台建设,把上级经管部门的工作安排、业务通知等工作和县经管局的工作部署、通知检查、情况调查、数字报表、财务公开等通过网上发布,使政令及时畅通,加快了各项工作落实的节奏,实现了网上办公。
  2、农经信息化的开展,给我县农村“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了网络体系。我县初步建成包括省、市在内的县、乡、村五级网络服务体系,1个县级网和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乡村的基础信息在网上发布。
  3、农经信息化的开展,给我县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致富渠道。网络的开通,为我县农民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农村各项惠农政策、各项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及时为农民发布土地流转、农村二手货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各村信息员为本村农民每年都代购一些质优价廉的、增收效果好的复合肥料。
其他文献
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大森林,正一步步地被侵蚀,为了保护大森林,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措施。我们作为林业企业的管理者,更能体验到森林管护的重要性。
一、品种介绍树化生又名“花生树”,足戈旧农科院物种研究所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艰辛努力方推出的璀灿成果,它空前绝后。
一、林木的自然稀疏与人工稀疏  1、自然稀疏:森林由幼龄到成熟的时间因树种组成、气候、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几个生长发育时期:形成时期(幼龄林)、速生时期(壮龄林)、成长时期(中龄林)、近熟时期(近熟林)、成熟时期(成熟林)和衰老时期(过熟林)。在形成初期,无论天然林或人工林的幼树都呈散生或团丛状生长,树冠尚未接连。随着幼树逐渐成长,树冠开始郁闭,林木为争夺生存空
本文依据樟子松的优良特性,详细阐述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抗旱造林技术的实施要点及主要措施。
随着城市园林化进程的加速,园林树木移植已成为城市绿化、美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措施。本文阐述园林树木移植除应重视季节因素外,又从七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园林树木移植的具体实
<正>现在常用的电烙铁有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种,但据笔者经验发现在市场上内热式电烙铁的配件较多(主要是不同种类,不同价格的内热式烙铁头在市场容易购买),所以建议使用内热式
扦插育苗是利用植株的根、茎、叶等插在土壤中重新育新的植株个体,这就是扦插育苗。林业生产上多采用切取枝条进行扦插。扦插成活与否,关键决定于新根的形成。而根的原始体又是扦插生根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插穗先形成根的原始体,然后长出不定根。  一、扦插生根的原理  在大量扦插育苗实践与研究中,认为扦插生根有两种形式:皮部生根与愈伤组织生根。这种生根过程,对于采取扦插育苗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皮部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