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学科基地平台让成长不再孤单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音乐学科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主战场,音乐教师承担着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责任,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影响着一个学校的美育教育水平。而音乐学科基地的成立能够为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展示平台,发挥重点学校、特色学校骨干教师的重要作用,整合区域内的学科研究力量,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以特色带动薄弱、以骨干带动新枝,全面提升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师徒结对帮扶促进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年教师的发展关系到学科发展的未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是学科基地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科基地成立之初,选拔基地校内富有经验的音乐教研员和音乐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并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进行规范化的指导。
  短期学习助力快速成长。
  师徒结对通常是以一年为期限,师父要从师德修养、专业素养、教学理论、教材课标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课堂实践操作等环节对徒弟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徒弟也必须虚心求教、多听师父的授课过程、认真备课、反复磨课、书写总结、反思等进行认真学习。一年之后,徒弟上一节汇报课,汇报这一年的学习成果,由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评审。
  常相伴随潜移默化为人师。
  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材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得,除了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之外,如何从“解惑”上升到“授业”,以至于达到“传道”的境界,这是一个教师必须终生学习、终生探究、终生实践的过程。这就需要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长期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在更广阔的教育范畴、人生范畴来进行引导,有时不在于前辈教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在于青年教师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专业素养有技法、教育教学有章法、教书育人有方法的“人师”。
  核心成员教研提升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的分析能力。
  对标新版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容,理清教材脉络,深层挖掘教材,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教师也要进行学情分析。所谓“千人千面”,每个班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学习气氛、文艺骨干力量都不尽相同,每一届学生的情况也会有参差差别,所以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是课前准备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因此,基地校的全体音乐教师会立足教材,把每一个板块抽出来分析,对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學策略进行认真分析、精心设计,为锻造精品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研究反思能力。
  作为每天都在埋头苦教的大多数音乐教师来说,教学研究从哪里入手,用什么样的研究策略,方向和方法很重要。学科基地为有想法但无从下手的音乐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积极引导老师们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积累教学研究经验,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是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基地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从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找原因、找差距,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并尝试把反思、研究成文发表,形成了反思——研究——交流——实施——反思的有效循环,使教学得以提升、反思具有价值、研究方向明确,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通过教研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提炼研究的目标。
  专业技能沙龙精进业务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立身之本,尤其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自如的范唱、熟练的伴奏、精通的乐理知识是音乐教师之所以成为音乐教师的重要体现。音乐学科基地集结了区域内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从他们身上老师们可以取长补短。另外,大多数音乐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上的缺失以及对新理念的本土化运用也是我们专业技能沙龙关注的重点。
  传统戏曲演唱能力。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梨园百花》这一板块的内容,它涵盖了京剧、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浙江越剧、湖南花鼓戏等我国重要戏曲剧种和耳熟能详的精彩唱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教材中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戏曲的唱腔、身段是教学示范难点,与其他综合课程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针对这一问题基地校的老师们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由擅长戏曲演唱的基地校主持人王琦老师,对老师们进行手把手地教唱和身段示范的训练。培训过程中老师们学得认真,唱得投入,对戏曲的手、眼、身、法、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教材中的唱段有了较好的把握,对今后戏曲内容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新知识新理念的运用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涌入我们的视野。但是大部分音乐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学习领悟还不是很透彻,基于此,学科基地会定期邀请专家来进行指导和培训,提升成员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接受程度。当然,我们学习研究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意义不在于照搬其方式方法,而在于在学习、领悟、交流、互鉴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进行本土化应用,探索总结出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一套理论体系、一种教学模式。
  示范课大教研推动实践
  课堂是教师的练兵场,通过师带徒——领进门、教学研究——反思总结、精进业务——补齐短板这一系列过程后,上一节示范课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每学期音乐学科基地会定期组织开展示范课大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上课展示,让骨干教师进行评课,让全体成员观摩学习。都说教师上十节普通课不如上一节公开课,一节公开课对一位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言而喻。如果说从备课到磨课再到正式讲课是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那么示范课后的骨干教师评课就是从实践升华到理论的华彩乐章。“旁观者清”的评课教师大到课程的整体环节,小到课堂上学生的一个微小反应都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提出疑问并给出建议,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无疑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来俯视自己的教学,既有对自我课堂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也对自己今后的听评课能力大有助益。学科基地搭建平台,让理念、经验、智慧在这里齐聚,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效且迅速的。
  音乐学科基地搭建了一个由专家引领、一线教师参与、共同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良好平台,本着带动——辐射——引领的目的,促进基地校成员的专业成长,推动音乐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区域内美育教育水平,为孩子们的人生添上绚烂的一笔!
  专家点评:音乐教师承担着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责任,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影响着一个学校的美育教育水平。在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在迎来更大机遇的同时,也无疑迎来了挑战。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个人成长,加入学科基地平台无疑是一个良好的途径。作者在学科基地平台的基础上,探索了四条平台推动教师成长的路径,值得学科基地实践,从而推动基地教师的发展。
其他文献
GOOD TEACHER  黄冠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音乐教师,高级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音乐学科带头人,黄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汉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校外特聘导师,湖北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培计划”音乐学科专家组成员。出版教学用书《小学音乐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教材《幼儿古筝趣味启蒙教程》。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过:“音乐表达的
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她要求自己宽容而不失严厉;为了在学生中形成榜样,她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了让孩子们更有自信,她挖掘每个人的优点,让他们变得光芒万丈。  GOOD TEACHER  邹丽波  湖南省郴州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工会副主席。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管理者”,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写作比赛中获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2019年获“区级百佳教师”称号。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
纵观伍文英的执教生涯,就是一篇用“善”字勾勒的教育故事。9年前,她来到合并新建的冲鹤小学,高屋建瓴地提出“善”学文化,9年间,她将“善”文化根植于冲鹤小学的脉络,并在其枝干之上发展出诗意教育、阳光体育等诸多品牌,带领冲鹤小学走上高质量的特色教学之路。正如伍文英所讲,讲好“善”学故事,是她一直不变的追求。  以水为象、以善作魂,打造冲鹤小学独有的“善”文化,期望全体师生能在成长道路上以善通行、行善致
以往在针对高中学生的政治教学中,一般是根据教材所划分的单元和课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准备教案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不免有些分散性和单薄化。因此,在不断总结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政治课堂上提出议题式教学这个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全面、更深度地将知识点集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个集中化的议题中进行探究。  议题式教学,创造开放课堂空间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使用议题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课堂知
专家点评: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与终身成长的关键能力,本文作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入探究了利用物理课程实验,将核心素养内化为学生本身的素质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效果,为中学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予以启发。  核心素养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这些素养是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必需的品格,也是能面对未来技术变革的基本素养。伟大的物理学家劳厄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