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这里提出的个性化阅读问题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阅读内容,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形成一个多折射的心理场。在这样特定的心理场中,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学习活动,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阅读的感悟一定更加深入,从而促使自身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协同发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设生动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先播放一段夏的乐章,又用多媒体呈现一组夏景图:“夏天小姐姐就在大家的呼唤中来了……她飞过荷塘,荷花静静地开放了。今天,我们就变一回夏天的精灵,去她那儿游玩,好吗?”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创设情境,借助天籁唤起了学生对夏天充满迷幻色彩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而后借助语言的描绘,引发学生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选择不仅是学习方式,也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练习和答案的选择。教师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见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一株紫丁香》一文时,可让学生反复通过不同目的的“五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深)完成课文学习,学生在“一读”时,针对“读通”的要求,找到长句子练习朗读,这样很快克服了朗读难点。在“二读”时,学生又找准“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这个理解难点,相互讨论,解决并读懂“一株紫丁香”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片心意。由于有了以上的理解,学生在“三读”环节中就能有深情地读,渐渐地进入了“读熟”这一学习环节。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总之,把自主阅读的机会留给学生是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一自然段来学,这样把长课文化成短课文,学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学起来就不会感到吃力,更愿意学。
  
  三、阅读感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可见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阅读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对解读作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学《西湖》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交流,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明静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这些句子,可借助课件,让学生表演读,小组内合作读,挑战读,进而背诵课文,加深情感体验。整个环节,学生始终沐浴在温馨、优美的环境里,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体悟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阅读是最富于个性化的活动,我们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分析理解,去欣赏吸收。语文的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看文章的角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读者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寻找自己的直觉经验,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作品,不一定非要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在阅读中超越文本,展开想象
  
  展开或引发丰富的想象,是个性化阅读的鲜明特征。阅读是创造活动个性化的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阅读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能促进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释放丰富的情感,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既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语言实践中超越文本,回归人性,唤起心灵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将爱与尊严、真诚、善良、悲悯的种子种在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上。让学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学生凭借已有的阅读材料,发生联想,进行想象,促进思维多向发散,提出新异的见解,从而进入创造性境界。创造能力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其思维活动是更有具体性、独立性、批判性和选择性。这是人们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思维,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如,《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手法,写出鸟儿对大树的真挚情谊,略写鸟儿在寻找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笔者首先抓住“只剩下”这三个字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只剩下树根,没剩下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使深情在自主阅读中自然生成。于是学生既有表达大树诚信至上的“拳拳之心”,又有抒发大树对小鸟深情厚谊的眷眷之恋,还有对伐木人乱砍乱伐,使小鸟无安身之所的愤愤之意……在阅读过程中生命倾情投入,润泽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江苏省通州市李港小学(226300)
其他文献
本文以变译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时任总理温家宝在2003年访问哈佛大学时的演讲节选为实验素材,邀请8位水平相当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二年级学生在高翻学院318教室进行同
本文根据多年的云麻一号繁种生产实践及多年试验结果,阐述了云麻一号繁种技术要点:从安全隔离、地块选择、播种期、栽培密度、水肥管理、苗期及中耕管理、除草、病虫防治、授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5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近日,一组“河南新乡鲜牛奶滞销,奶农用牛奶浇地”的图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图片配发的文字称:“1月9日,河南新乡一养殖小区,奶农用鲜牛奶浇地,每天有1吨牛奶倒进下水道。”2014年底至
目的 了解职院助产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为指导学生就业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助产专业3个大专班1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助产专业相关工作,43%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第二乃至第三产业的发展。当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已是现代化水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基础是机械化和电器化;而我们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机
目的探讨MSCT联合多角度DSA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肾出血患者26例,其中a组15例,患者术前行肾脏MSCT平扫增强评估出血原因与部位,术中除常规
<正> 例1.孟××,男,52岁。1974年1月诊。右眼疼痛,畏光,干涩六、七日。在当地医院诊为“角膜溃疡”,给予黄连素、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治疗,罔效。刻诊:症状同前,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