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机 构】
:
20012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0127 上海,
【出 处】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22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与相对定量参数对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自2012年5月—2016年5月因临床触诊、超声或者乳腺X线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255例(262个病灶)乳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定量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乳腺病变的容量转移参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并测量病灶同层面对侧正常腺体的K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靶区定义以及术后图像融合技术在术后靶区剂量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3—4月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恶性肿瘤10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设计术前计划。根据计划实施穿刺及植入粒子,植入后即刻行剂量学评估。以术后靶区确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术后1组:术后CT图像与术前图像融合,术前肿瘤靶区作为术后靶区,拾取粒子,验证靶区体积及剂
目的评估注药型气管导管在手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后行机械通气的重症医学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注药型气管导管向气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替代利多卡因。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12 h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能力、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镇静药物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检测的可行性,以及评价术后即刻梗死区域心肌的IMR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首次AMI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PCI术后即刻通过压力/温度导丝测定梗死相关血管的IMR,并评价IMR与住院第1天和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
目的探讨改良的肺超声失充气评分(mLUS)对重症医学科(ICU)内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6年4至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休克患者90例,在休克6 h内进行床旁重症心肺超声检查,采集mLUS等超声指标及临床指标,随访患者结局。统计分析mLUS等指标与ICU内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检验其对ICU内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和生存组相比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目的评估多模态导航联合术中磁共振(iMRI)在颅内病变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2月至2016年12月共有156例患者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多模态导航联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下活体组织检查手术。多模态中的代谢信息指导穿刺靶点的选择,功能和结构信息引导穿刺针避开重要结构,术中磁共振用于反馈穿刺部位的准确性及修正错误的穿刺靶点。记录活体组织检查阳性诊断率、术前后神经功能、手术过程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