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条才是安全的路?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岁,我离家去北京上大学。
  此前从未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除了读书,别的一窍不通,不会煮饭洗衣,不懂折被铺床,还容易迷路。母亲为此非常焦虑,天天敦促父亲除了准备学费和生活费外,再额外教我些生存技巧。
  于是,在出发前晚,父亲跟我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忠告的对谈。
  他说,不要玩极限运动,比如登山。母亲在旁拼命点头,顺便把近几年名校大学生死于登山的新闻给我捋了一遍。
  “第二,不要吸毒。最后,不要出车祸。小心过马路。坐车系好安全带。”父亲用深思熟虑的语气说,“记住这三条就行了。哦,到学校后打个电话报平安。”
  母亲不点头了。她转头瞪他,就这些?
  “多了她也记不住嘛……”父亲笑起来,他看着我说,在这三条上犯错,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没有后悔药吃的事,不要做。至于其他的事,去试错吧。只要活着,没什么大不了。
  保证活着,不断试错。很久以后,我在纳西姆·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中,读到了同样的思想。
  塔勒布将事物分为三类:脆弱的(fragile),强韧的(robust),反脆弱的(antifragile)。
  生活就是99.9%的平淡日常加上0.1%的绝对意外,比如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百年一遇的地震或洪水。在此类黑天鹅事件中,会遭受巨大打击而无法复原的,就是脆弱的。可以复原的,就是强韧的。能不减反增,因此成长受益的,则是反脆弱的。
  所有生命,其实都是反脆弱系统的果实。在意外频出的世界中,生命承压,犯错,变异,演化,自我修复,变简单,变复杂,杀不死我的,将使我更强大。
  塔勒布建议,放弃预测风险,日常事件的风险难以预测,而极端事件的风险则根本不可能预测。你应该做的,是检视自己属于脆弱还是反脆弱。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是脆弱的。医院里的专科医生是强韧的。而保持愚蠢、迅速试错的硅谷小型创业者,则是反脆弱的。将自己的一切全押在单一系统上,是脆弱的。只要时间够长,低风险变成高风险的时刻总会发生,万一系统崩溃,你将一无所有。摒弃中间道路,两个极端策略并存的杠铃策略,则是反脆弱的。
  用全部身家购买低风险、稳健收益的理财,是脆弱的。80%存定期,20%各种高风险投资,是反脆弱的。辞职回家相夫教子,是脆弱的。像爱因斯坦那样,找一份专利审查员的稳定工作,在业余进行物理前沿研究,是反脆弱的。
  真正的铁饭碗,不是永不失业,而是永远拥有养活自己的能力。真正的安稳道路,不是最多人走的路,也不是最少人走的路,是至少同时走两条路。
  你要保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要既保证生存,又不断试错。要在意外频出的世界里,保证自己损失可控,收益无限。你先要是幸存者,然后才能成为成功者。
  奇迹发生的前提,是你试一次,再试一次。在此之前,你要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其他文献
接到通知书那天,她烧了很多菜,开了一瓶红酒,微醺的她,搂着我说,杨阳,你知道吗,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妈妈那里,都是最棒的。  一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把一个小女生的脸抓破了。老师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妈妈,她到了幼儿园,看着倔强扭着头的我,微笑了一下。我那一颗紧张的心,突然就觉得轻松了。  杨阳太调皮了,这孩子你得管管。老师生气地说。  给老师添麻烦了,杨阳,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