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写作从宏观探索转向微观指导,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乃至考试,都致力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效、多样化、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指导.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以微信和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已达6.92亿,约占网民总体的92.1%.新浪微博用户占比数约38.7%,大多数国家机构、商贸单位和文化名流开通微博进行信息公报和交流,微生活切实来到我们身边,关涉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2014年北京高考的作文改革将微写作纳入考察范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微写作教学这一领域,将其视为中学写作教学重点研究的对象,并撰写很多有关微写作研究的论文和著述,笔者对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了整理.关于微写作的概念界定,研究者的具有微属性的写作形式文献探讨涉及杂乱,用词繁琐,其中主要提到微作文、微型写作、小微写作、片段作文、微点作文等,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相同或相近词语定义繁复.总的来说,微写作的核心特点是篇幅简短、主题单纯、内容清晰,充满生活化和个性化;其教学是根据学生作文学情而设计的微型化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