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钦县是滇川藏三省 (区)结合部的枢纽,是云南的“西北门户”和藏东南地区的战略要地,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和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德钦县气候和土壤类型多样,生态条件优越,可充分利用全县半山耕地、河谷台地和荒山荒坡发展葡萄酒产业;境内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全域景区的旅游经济能加快酒庄葡萄酒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葡萄酒文化相融,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我们分析了德钦县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秉承德钦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长远目标,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和“小酒庄、大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科技先导、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构建“全产业链葡萄酒产业”,使葡萄酒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全域旅游景区开发有机结合,统筹城乡综合发震,促进区域经济良性互动,以打造我国高山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建设特色鲜明的葡萄酒庄、协同旅游产业发展、开拓市场、促进关联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横断山脉中段的高山葡萄长廊及葡萄酒庄集群,建设“中国高山酒庄酒生产基地”,实现德钦县的全面繁荣。
  德钦县概况
  德钦县地处我国低纬度高海拔区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地段,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北靠西藏芒康县,西连西藏左贡县、察隅县及云南省怒江州的贡山县,南接维西县,东临四川巴塘县、德荣县。
  境内气候属寒温带山地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沟壑纵横,具有“山高、沟深、水急、路险”和土地分散等特点。该区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植被资源和景观旅游资源,是云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德钦县总面积7290平方公里,总人口67268人。近年来,德钦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农村交通和通讯发展迅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德钦县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葡萄酒作为世界通畅型饮料酒,是当今世界除啤酒外饮用最多的饮料酒。葡萄酒在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生产和相关产业为世界上3700多万人提供了生存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葡萄酒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市场不断萎缩,其中心已由欧洲转向亚太地区。在这一变化中,中国已成为世界葡萄酒生产的大国,是世界葡萄酒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葡萄酒的生产量、消费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每年增长速度15%以上,葡萄酒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和发展潜力。
  根据专家考察和论证,德钦县具有发展高山葡萄酒产业的独特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与国内、省内同属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相比,更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德钦)葡萄酒有限公司、酩悦轩尼诗香格里拉(德钦)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入驻德钦县,生产的各种葡萄酒多次荣获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银奖,有些产品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在我国葡萄酒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德钦县发展葡萄酒产业十多年的经验证明,进一步发展葡萄酒产业,对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进一步改善民生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对德钦县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促进生态建设、推动旅游等关联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德钦县农业经济增长、新农村建设和藏区农民增收致富将发挥重要作用,是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主要的战略选择之一。
  德钦县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1)干旱河谷地带是酿酒葡萄的优生区
  德钦县干旱河谷地带的各项气象指标均优于我国其它葡萄酒主产区,且具有生产有机葡萄酒的潜力,是我国酿酒葡萄的优生区。
  德钦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属于我国酿酒葡萄种植纬度较低而海拔较高的地区。其中高海拔的干旱河谷地带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巨大潜力,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1)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年日照多为2000~2600~时;气温年较差小,保证了不同年份间葡萄原料和葡萄酒质量的一致性;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果实成熟期气温相对冷凉,有利于果实中芳香物质和酚类物质的积累。(2)该地区平均海拔2300m左右,晴天多而云量少,紫外线强,有利于果实花色素苷等酚类物质的合成与累积,后者恰好是葡萄酒颜色和陈酿的基础。(3)干旱少雨。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降水量较少,年均降水量245-696mm不等,7-9月降雨量为158.7-334.9mm。葡萄的成熟期一般晚于集中降雨期,能较好地避开雨季,病虫害较轻。(4)极端低温相对较高,冬季无需埋土防寒。适宜于种植酿酒葡萄的区域,多年平均冬季极端低温为-10.6℃,在欧亚种葡萄安全越冬的范围内,冬季不需要下架和埋土防寒。
  我国酿酒葡萄产区90%以上均集中在冬季需埋土防寒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如西北产区(如甘肃、宁夏、新疆等)、华北产区(如河北、山西等)、渤海湾产区(如山东、天津)、东北产区(如吉林、辽宁等)等,这些产区不仅存在着诸如冻害严重、葡萄成熟期温度过高而导致葡萄酸含量不足、葡萄成熟期雨量大导致病虫害严重和葡萄不能充分成熟等问题,而且由于冬季埋土而极大地提高了葡萄的生产成本。
  (2)土壤和气候类型多样,土地分散,适合生产不同风格和特色的酒庄葡萄酒
  德钦县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为复杂且较为优越的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典型的气候特点。
  受生物、气候垂直自然带制约,地质复杂,成土母质多样,形成了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境内分布有高山寒漠土、亚高山草甸土、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区域性土壤等11个土壤类型,15个亚类、29个土属、26个土种。海拔在2900m以下的金沙江、澜沧江沿岸及其支流沿岸以褐土、冲积土、黄壤、黄棕壤和水稻土为主。此区土壤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地质岩层较多,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以上特点,结合酒庄葡萄酒的要求,不同地块、峡谷、河流等非常适宜于生产不同风格和特色的酒庄葡萄酒。
  (3)全域旅游景区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为酒庄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旅游提供了载体
  德钦县位于我国北纬30°这一神奇而美丽的纬度带,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相当高,特色突出,覆盖全县。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梅里雪山景区”已成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也是香格里拉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永冰川是世界稀有低海拔、朝海洋性的现代冰川。白茫雪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茨中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藏传佛教红坡寺、德钦寺、东竹林寺等16个寺庙。在县境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习俗、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工艺,有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活动,动人的歌谣、优美的弦子、锅庄、热巴舞早已远扬臧区。
  因此,德钦县独特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特别是藏族文化、高原雪域文化,为酒庄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德钦县的葡萄酒产业也将显著区别于我国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葡萄酒产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符号,能有效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4)云南民族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历史优势和后发优势
  150年前法国传教士走进德钦,也把法国葡萄带进了这片世外河谷,并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玫瑰蜜”葡萄。如今,在茨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葡萄,酿葡萄酒,历史悠久。100多年过去了,德钦茨中教堂外的葡萄园至今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同时,德钦县近现代意义上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自2000年起在金沙江、澜沧江两江干旱河谷地带,海拔在1800m-2800m之间,充分利用独特的小区域气候,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以来。经过十四年的发展,目前葡萄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3000亩,基地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种植包括赤霞珠、霞多丽、美乐、西拉、烟“73”、玫瑰蜜等品种,引进了梅里酒业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德钦)葡萄酒有限公司、酩悦轩尼诗香格里拉(德钦)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德钦县各级政府和部门全力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并成立了香格里拉工业园区德钦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德钦县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德钦县的葡萄酒产品已从生产走上了普通消费的餐桌,葡萄酒产业在省内民族地区居于前列。
  (5)在争取产业扶持政策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德钦县地处我国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生态脆弱地区,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和进步,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该地区持续、健康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我国长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和云南省十分重视迪庆藏区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酿酒葡萄植株生长喜光照、根系发达、耐干旱和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简单、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是最适宜于德钦县高原干旱河谷地带的经济作物,并且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生态作用。研究表明,葡萄酒产业是该地区能同时能满足生态建设的要求,又具有农民长期稳定增收致富、企业盈利、地方财税增加的优势。这为德钦县葡萄酒产业发展在政策上的扶持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可以从国际援助(合作)、国家和云南省三个层次申请不同的产业扶持政策,从而促进民族地区葡萄酒产业的迅速发展和藏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6)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农民增收优势明显
  德钦县十多年的葡萄酒产业发展经验证明,葡萄酒产业一般可实现农民每亩葡萄年收入4000元以上,增收长期稳定;特别是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设能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半山台地,不与秋季蔬菜等高效益经济作物争占耕地,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
  (7)独具特色的葡萄酒产业核心价值
  德钦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具有其它产区所没有的4大核心价值:(1)高原特色唯一性价值;(2)葡萄酒产品多元性价值;(3)丰富的藏文化与旅游业互动价值;(4)德钦产区对大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的示范价值。
  德钦县葡萄酒产业发展目标
  依据德钦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云南省、迪庆州和德钦县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业的思路,确立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葡萄酒高品质消费的趋势和葡萄酒产业集聚的规律,在现有可用土地、资源和生态涵养的条件下,以整合资源、做强葡萄酒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持藏区社会和谐稳定为总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德钦县一一世界高原葡萄酒酒庄集群区”为发展目标,全面规划德钦县澜沧江流域产业带和金沙江流域产业带2个酿酒葡萄产业带6个乡镇33个村,涉及适宜种植基地3万亩,2015~2030年规划建成2万亩,2030年后辐射带动发展5万亩,逐步把德钦县打造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横断山脉高原葡萄酒产区”和世界“高原葡萄酒酒庄集群”,塑造该产区葡萄酒产业“高原、高端、高效”的产业特点。
  按照最适生态发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同步;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科技创新与应用相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与打造名优品牌相结合;以及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促进产业田园化、园林化、生态化、集群化发展。最终把德钦县的葡萄酒产业建设成为具有中国高原酒庄葡萄酒发展特色的酒庄集群示范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葡萄生态示范基地、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和葡萄酒旅游示范区。
  依据酒庄葡萄酒的定义和生产要求,结合德钦县地块分散而旅游景点丰富的特点,2015~2030年在交通便利、旅游品位较高、种植基础较好的地方规划建设具有明显少数民族文化、雪域高原文化特色的酒庄30个。
  结语
  独特的地理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优良的土壤条件,使德钦县成为世界独具风格的优质葡萄与葡萄酒生态区;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纯洁的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绮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对自然的崇拜,葡萄酒庄融入其中,集天地精华,纳日月光辉,使德钦县成为世界独具风格的自然生态葡萄酒产区;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多民族的和谐共处,使德钦县成为世界独具风格的藏文化葡萄酒产区;
  德钦:高山葡萄酒产区,上苍眷顾的神奇土地,赋予人类最具中国风格的葡萄美酒,是全世界的财富,更是中国葡萄酒的荣耀!
其他文献
期刊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普遍存在开发与市场需求错位、创新意识薄弱、知名品牌少、产品市场竞争力偏低、文化主体缺位等问题.应从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品牌建设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全面,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过程必须实现立体化创新型培养效果.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学措施与方法的探索,提出改革教学手
改革开放的中国积极的走向世界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却乘机入侵,其中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尤甚,最佳迷惑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中国特色
像许多爱国仁人志士一样,孙中山一生都把“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①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始终把国家统一看作民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审批制度的不断深化,相关招标代理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开始降低,这就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模式变得日益激烈,随着服务市场的利润空间开始缩小,需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线》的作者詹姆斯·希尔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作品中创造并描绘出了迷人的香格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香格里拉,代表最美好的“世外桃源”;那么每个葡萄酒从业者心里,也都有一个香格里拉,就是寻找最适宜的产地,酿出绝世美酒。在探寻最好的葡萄酒产区之路上,我们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做了很多工作,使得我国的葡萄酒版图日渐清晰。2012年8月4日,全国葡果酒行业年会在云南召开,“大香格里拉(干旱河谷)葡萄产区”宣布论证通过,国内权威专家将其认定为“世界独具风格的优质葡萄与葡萄酒产区”,甚至预言
当前,受煤炭能源市场产能过剩、销售不畅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国有煤炭企业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国有煤炭企业如何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助力企业转型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受计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有了飞速发展,国家为鼓励人工智能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此背景下,部分人力资源工作必然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但又不会被完全替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