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的一专多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高要求也愈演愈烈,在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对音体美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作为一名新课程标准制度下的音乐教
  师,必须做到的便是一专多能。目前,音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是经由各个音乐类高校筛选。我们的大学生怎样来达到教育行业所要求的一专多能,来适应当今的教育呢?就应当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着手,以一专多能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从而适应当代的教育工作。
  在校音乐类部分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一)音乐院系部分在校大学生凸现的专业局限性。一些艺术类高校近年来也曾搞过几次音乐类学生专业技能比赛,比较共性的问题便是一项专业凸显,其他的技能却上不了台面。就我院音乐系几个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显现一些问题。
  1、音乐教育专业。高校音乐系院系,键盘乐器是必修课,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都是从中学才开始接触键盘乐器。要想把键盘乐器学得多么精深是很不容易的。即便如此,大学音乐专业系培养方式还是专业化的。钢琴的学习基本上还是从车尔尼599开始,然后是299、849等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这里就导致出现几种问题,一是有些学生就把钢琴作为主专业,成天呆在琴房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二是有些学生始终对钢琴提不起兴趣,浑浑噩噩的学习,只是为了还课。三是缺少以实用为主的规划,导致许多后来的音乐院系毕业的学生,只能弹奏钢琴曲,而遇到即兴伴奏便束手无策。四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融入了一些顺应社会的俗气,使之艺术造诣始终不能提高。
  2、音乐表演专业。音乐院系的音乐表演专业(声乐类)的学生,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极少部分的学生,在校期间非常认真投入地进行声乐学习,甚至迷恋声乐课,希望能在声乐方面有更进一步的造诣,因此会比成人付诸更多的努力。二是一部分学生凭借自己的歌唱本领,利用上课时间在外接洽各类商业演出,被所谓的金钱暂时蒙蔽的双眼,因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使之演唱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最后一部分同学是属于基本放弃了声乐的学习,上声乐课只是应付差事,不肯下功夫去思考,去琢磨。导致声乐水平停滞不前或不断退步。
  一名新课程标准下合格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的各方面素质:
  (一)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一些教师被学生反映 “教得不好”“听不懂”“自己讲自己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还有文化素养不过关,只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一旦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避而不谈。时间一长,在学生中就会失去了教师的威信。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要认识音乐与其姊妹艺术的联系。。
  音乐学科除了与人文学科联系紧密以外也经常涉及物理、数学的内容。如发声原理,音乐与噪音,音的强弱,共鸣…由此可见音乐的涉及面的确很广,不少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都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既是教育家、思想家又是音乐家。他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他设立的六艺中,“乐”居第二,著名的古琴曲《幽兰》是他怀才不遇时见到幽谷中盛开的兰花,触景生情的杰作;汉代蔡琶既是文学家、书法家,又是古琴演奏家;地质学家李四光年轻时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他1920年于巴黎留学时所作。
  音乐教师的文化修养还应该包括与音乐艺术有着密切关联的姊妹艺术,包括: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等。
  (二)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应具备音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音乐教师的主体性知识和技能,应该是音乐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声乐演唱技巧。包括:声乐、合唱及指挥法、声乐理论、歌唱教学方法等。
  2.器乐演奏技巧。包括:钢琴演奏及即兴伴奏、小提琴、二胡、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教学方法。
  3.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包括:视唱练耳、和声学、复调音乐、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4.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基本乐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音乐名作欣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和理论,必须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力求做到“一专多能”,这是在要求音乐教师在精通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旁通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因此,若没有扎实的音乐知识技能,在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中很难深入透彻地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掌握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总体来说我国音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是经由各个音乐类高校筛选出来的。我们作为音乐教育的新锐力量,必须通过对自身专业的严格要求以及提升其他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来顺应教育界的发展,教育行业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我们用切身的素质涵养来完成。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平日生活学习着手,认真研究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大学期间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学习。从而达到一名优秀的复合型才能标准的音乐教师.我们是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应当做的便是好好反思几年来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各项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来。我们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才能更好的在音乐教育上有所发展。以致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对其有所贡献。
  (指导教师:何凤先)
  参考文献
  [1]任长松 走向新课程[M]
  [2]曹理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4]赵宋光 音乐教育心理学[M]
其他文献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唱歌,还是欣赏,教师都应该以最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学生。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把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极大的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性的
1.前言  我从事步枪射击的教练工作多年,新入行那些年的训练总是不得法,主要是表现在对运动员的射击姿势调整不到位上。所以在带训练的过程中总是在想找出步枪三种姿势的共同点,用于指导训练。我在总结步枪三种姿势共性时发现:运动员的身体和枪支的稳定性与射击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枪支在没有外作用力的情况下,它是处于静止状态的,枪支产生晃动或抖动,其实都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活动引起。那么有一个正直的重心是必备
曾几何时,谭盾的《卧虎藏龙》配乐,马友友的《丝绸之路》等取材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作品在国际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歌精髓带到了西方的音乐殿堂,十二乐坊在日本乃至亚洲受到了追捧,甚至2004年刀朗的神奇走红,近来连续15 周登上排行榜的蒙古风味的创作歌曲《吉祥三宝》无一不再次证明了中国民族音乐强大的艺术感召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一、当前中学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在自由与解放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的能力,培养创新的人才。因此,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迫切需要给予学生适度的空间,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安排练习时要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