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泰山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有关专业认知和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不高;学生渴望参加更多的实践教学,对就业持悲观态度;重视医学知识、卫生管理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因此,应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导师指导制度;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和方案:以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医学院校不同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探讨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育人目标的对策,为完善勤工助学体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7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数据库软件录入数据,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的描述、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不同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部分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和相关工作的看法趋于一致,
大学生奖学金评审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奖学金评定细则已经实施多年,为了使奖学金的评审更加全面、客观,适应目前学生的特点,需要对现有的评审细则进行修订。通过在学生中调研,对部分评审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进行修订,制定一套新的符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奖学金评审细则,使评奖过程更加客观、公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专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涯规划的客体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学生的生涯规划产生了新的制约作用。本文就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生涯路径及存在的问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涯规划客体因素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就学生如何适应变化、及时调整目标与发展路径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
本文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促进医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阐述了医学院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应当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期望能够对医学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的以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例,通过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培养模式之间关系的研究,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届~2013届预防医学专业93名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国际化、复合型和实习实践3个方面的参与程度,同时运用工作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毕业生目前的工作生活质量。结果本科毕业生工作生活质量
"莙政基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与夫人秦惠莙女士设立的"莙政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此项目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激发对基础科研的兴趣为目标,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以往"莙政学者"的培养大多以基础性研究作为科研带教的方向,北京大学于2014年迎来了第一位临床医学型"莙政学者"。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实施首位临床医学型"莙政学者"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并对临床实践、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