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应对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能更加明显地体现出两级分化的严重性与可怕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对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有效应对;数学学习;两级分化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两级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兴趣的淡薄甚至缺乏是造成他们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初中数学相对小学而言,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学生适应性及学习意志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分化的严重性与否。
  2.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相比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双基不扎实。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4.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自学能力差,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练习,抄袭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重视综合训练,缺乏竞争意识。
  二、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1.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①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时,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②应加强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③注重情感教育。
  2.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②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③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对学困生要“爱”字当头,“严”字贯其中,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体会成功与被赞赏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教会学困生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针对学困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七年级数学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7.尊重和理解学困生。要相信学困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他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希望得到同学的承认、老师的理解。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教育。对学困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
  三、平时教学始终贯彻“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
  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有创意,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力求解题过程的完整与完美。另外,开展课外提高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切实发挥他们的尖子生优势,让他们在平时学习以及中考中占有决对的尖子优势,这与中考成绩优分率提高,关系重大。
  2.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占据了学生中的大多数,他们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均分的高低,抓好对他们的教与辅,也是数学教学中成绩提高的重要一环。他们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拉四,因此,解题时的严密与细心成为他们考取高分的关键。一定要训练他们在能得分处多得分,不能得分处想法得一分。
  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尽量采用启发法、点拨法、讨论法、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2.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平时教学中多给学生教授解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视他们能力的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3.要做到“精”。要做到精选、精讲、精析、精练,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作文章。
  4.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足够的小组学习时间。小组讨论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主动参与,集思广益,促进了学生间学习风格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于学困生来说,也会积极参与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第6期.
  [2]《体育与研究》.2006年第5期.
  [3]《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3期.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接触的都是农村的事和物,有别于城镇的孩子。因此,作为教师,如何来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四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缘起:近日,听了一堂作文评讲课,执教老师为了克服学生在议论文中观点不深、语言贫瘠、思路紊乱的毛病,从一段话开始指导学生从语段进行升级指导,选了几段标杆段来给学生做示范。听后,感觉学生的语料丰富了,思路开阔了,惜乎准确性不够,知识中有许多硬伤,语句还有毛病。如“玉有田黄,埋于地气,接千年则成璇玑。”“玉成璧,凭的是碧翠无瑕。”似乎纯粹凭着感觉在码字,没有弄懂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故此,在参考了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