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微创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为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20例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取自制调查表对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下床活动情况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和未早期下床活动组,并分析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下床活动组与未早期下床活动组在肿瘤直径、肿瘤靠近集合系统情况、认知不当情况、术后疼痛情况、直立耐受情况、动力和保障措施这6个变量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不当、术后疼痛≥4分、直立不耐受、缺乏动力和保障措施是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认知不当、术后疼痛≥4分、直立不耐受、缺乏动力和保障措施是影响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原因加以干预及指导,促使其早日下床活动,促进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眼患者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近视眼手术的2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100例.A组选择全飞秒SMILE开展治疗,B组选择半飞秒LASIK开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不同方位角膜知觉,以及手术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状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角膜鼻侧、颞侧、下方、中间、上方知觉均明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出现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以及在临床的普及应用,早期下床活动已被证实可以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基于快速康复理念,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实施方法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活动锻炼的具体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在肌肉骨骼康复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105名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BL教学组(53人)和传统教学组(52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教学,TBL教学组采用TBL教学法教学.于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见习结束后,TBL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信息收集、语言表达、系统分析、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BL教学组学生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