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帕金森也要“两手抓”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目前难以治愈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是目前仅次于脑卒中、老年性痴呆,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据估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人成为新发的帕金森病患者。因此,对此病的防治要引起高度重视。
  胡小吾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神经外科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专业特长为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疾病脑深部刺激术(脑起搏器)治疗和毁损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2004年,胡小吾教授曾在本刊撰文,介绍帕金森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并推介当时刚引入不久的外科治疗方法——脑起搏器。如今,几年时间又过去了,脑起搏器的手术疗效如何?它能替代药物治疗吗?
  
  药物和手术互为补充
  接受记者采访时,胡教授说,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药物和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根本,而起搏器治疗可以帮助帕金森患者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减少异动(注: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的患者,用药3~5年后,可出现“异动症”。表现为一种舞蹈,手足徐动样或简单重复的不自主动作,常见于面舌肌、颈、背和肢体出现不自主动作)等药物副反应,并且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一部分接受手术的患者还可以减少用药的剂量。
  由此可以看出,药物和手术治疗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治疗方法,即“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不是为了不吃药”。
  
  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
  有人说患了帕金森病就等于从此捧了个药罐子,此言一点都不虚。帕金森病患者不是吃几个疗程药后症状缓解就可停服,而是如果一旦吃上,就需要终身吃药。然而,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的延长,疗效越来越差,所需剂量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会失去疗效。并且大部分治疗帕金森的药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记者问,帕金森病用药如此复杂,普通患者应怎样把握呢?
  胡教授说,帕金森患者应尽量推迟吃药,早期如果症状不重,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以暂时不吃药,一边观察,一边加强功能锻炼。如早期就给予大剂量抗帕金森病药物应用,虽然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很可能加快帕金森病进展,使药物不良反应提早出现。但如果症状明显,就应该及时吃药,以控制症状。因此,过早或过晚服用药物都是错误的。
  当前医学专家的主流意见是:50岁以前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可暂不用药,以免过早出现不良反应;60岁以上的患者,早用药优于晚用药,确定诊断后即应开始药物治疗。
  抗帕金森病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和盐酸苯海索等。左旋多巴制剂的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较重。我国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规定,如果患者在65岁之前发病,可以首选非麦角类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单药治疗,既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65岁之后发病,可以首选左旋多巴类制剂。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减量,并且加用非麦角类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或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既能减少不良反应,又可以良好地控制症状。
  胡教授特别指出,不少患者只注意到“维持量越低越好”而产生误解,不管病情如何,一律美多巴(商品名:复方左旋多巴)半片,每日3次;甚至有患者病情到了晚期仍然是低剂量的左旋多巴。其实在该原则中这个“低剂量”并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的。以美多巴而言,在早期可能每天1.5片就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用3片就没必要。可是到了中晚期,即使是3片美多巴可能都不管用,要用4片方可。这时,每天的最小剂量就是4片,用5片就没必要。
  随着病情发展,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因此吃药需要做到“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即剂量尽可能小,长期规律地服用,能达到80%左右效果即可。
  中晚期患者症状愈来愈重,药物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患者十分痛苦,吃药不行,不吃药更不行,这时一部分患者就需要借助外科手段(如安装脑起搏器或进行毁损术)来消除神经核团异常兴奋,解除症状。
  
  手术不是为了不吃药
  很多人都认为,手术是“很痛苦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为了不再吃药、或当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时,才选择手术。然而,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手术是“不得不”的选择,因为如果不手术,患者就无法正常生活;同时,手术也是“协助治疗法”。
  胡教授说,就以常见手术脑起搏器来说,它可以帮助患者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异动”、“开关”等,并且改善患者在没有药性作用时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一部分接受手术的患者确实可以减少用药剂量,但减少药量并不是手术的根本目的,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才是真正目的。对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左旋多巴类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胡教授说,脑起搏器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帕金森病外科治疗方法,也是近三四十年来帕金森病治疗的最大进展。目前全球已有4~5万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治疗。国内自1999年引入这种治疗方式到现在,已有1400余人接受此项治疗,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
  很多的临床实践发现,“脑起搏器”对静止性震颤和肌僵直症状效果最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运动迟缓也有明显效果。
  但并不是所有症状都能达到100%改善,脑起搏器对“冻结”症状(起步困难、 不能迈步,双脚像粘在地上似的)的改善非常有限,对严重的姿势不稳基本没有疗效。另外,脑起搏器与左旋多巴制剂对患者的有效性有关。如果患者吃左旋多巴制剂反应不好,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不好;反之,效果很好。
  因此,脑起搏器特别适合药物控制不理想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证实,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仅通过服药治疗是无法克服长期的“关期”,但通过定时服药,同时进行脑起搏24小时刺激,患者可保持24小时“开期”,摆脱木僵状态。(注:药物发生作用时运动功能改善,或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状态,为“开期”;药效过后,又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如患者不能行走,为“关期”。)
  听了胡教授的介绍,记者感觉帕金森病治疗很麻烦,心里颇为纠结。看记者迷惑的样子,胡教授说道,真正能够彻底根治的慢性病不多,就拿高血压和糖尿病来说,目前也不能根治。帕金森病进展不快,也不直接危及生命。临床上也经常看到十几年病史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还能基本自理。所以,患者只要采取合理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缓解病情,同样可以融入社会和家庭,享受生活的乐趣,使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小资料
  帕金蒤-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綷-功能障癨-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55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癨-(走路时身子前倾)等,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小资料
  脑起搏器在医学术语上称“脑深部电刺激系统”(DBS),火柴盒大小的电池连接两根极细的电极。外形及工作診-理都与心脏起搏器非常类同。手术仅仅是把直径1.2毫米电极植到脑内神綷-核团,不需要摧毁神綷-组织,外观几乎看不见,也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其他文献
一些不爱体育运动的人,极易大便不畅,不妨通过些“小动作”来加以改善。  伸懒腰首先仰面平躺,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平齐;双臂举过头顶,伸展全身,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然后保持这个姿势屏息5秒钟,再呼气,舒缓全身。通过伸展全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肠道蠕动。清晨醒来做尤其有效果。  展髋先挺胸直腰席地而坐,双脚并拢,向大腿内侧方向拉近;双手抓住双脚,用力让大腿贴向地面;同时在放下大腿的时候吸气,收缩肛门
咳喘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患者。特别在冬季以及夏季的空调房间,寒冷更会促使此类病症复发或病情加重,以致咳喘不息。  3种常用药物敷贴法  冬病夏治咳喘病方法有药物敷贴、针刺、按摩、艾灸、拔火罐等。以支气管哮喘为例,给大家介绍3种最常用的方法:  ◇ 贴穴法  常用药物:炙白芥子、元胡各21克,甘遂、
>> 小孩如何才能长高  我外孙已近12周岁,身高仅132厘米,比正常孩子矮了20厘米。他11岁零3个月时测骨龄仅7.5~8岁,甲状腺激素和微量元素(血、铅、汞、铬)正常,生长激素未测。孩子身材偏胖,爱吃肉,偏食,现在他的偏食已开始纠正,也常参加篮球、游泳等运动。他父母身高分别为168厘米和157厘米,奶奶矮一些。请问他个子矮小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因素所致,应如何治疗?  山东青岛 陈秋桂    陈
我孙女今年14岁,一年前她双手的指关节都开始变黑增厚,不痛不痒,医生说是细菌侵蚀所致。服了消炎药,外涂曲米新乳膏,半年多了仍没有好转。请问这是什么病?该如何治疗?  广西 张读者  张读者:  照片提示可能是指节垫,此病为良性病变。这种情况一般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患儿有某种特质,出现摩擦变黑增厚的可能;二是反复机械刺激所致。由于与细菌感染无关,消炎药是没有用的。  治疗建议:(1)尽量减少局部摩
郑惠伯(1913~2003) 重庆奉节人,以辨治温病急症著称。1956年调万县地区人民医院(今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创建中医科,先后任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分会理事,万县(今重庆万州)中医学会理事长等职。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政府专家津贴。    组成:当归、玄参、金银花、丹参、甘草各30克。  功效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障碍患者2000多万,其中7岁以下聋幼儿约80万,每年还将新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患者约900多万,听力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各类残疾之首。近日,记者采访了郑州耳鼻喉学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闫保星教授,请他来谈谈哪些原因会引起听力障碍,出现听力障碍怎么办,生
社区的老太太们都热心帮大家解决困难,而人体里也有几个“老太太”,这便是太冲穴、太白穴和太溪穴。这三个穴位对维护人体脏腑的气血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专管发脾气的“老太太”——太冲 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跟的中间,常揉太冲穴,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所以肝火大、爱发脾气的女生最适合常点这个穴位,每次点按5~10分钟。脾气大的人有时是因为肝火太旺,情绪很难控制,肝火很大的人按这
广西桂平黄先生:我今年76岁,2009年10月以前,性生活平均每月两次左右,但每次性生活后,阴茎都要相隔10多天才能勃起有劲。10月以后,发现阴茎勃起不了,用各种方法均无效果,或虽勃起,但很快便软下来,且没有以前那样坚挺有力。现在我和妻子已无法进行性生活了,我们都有些焦急。请问,我这种情况应做什么检查?应怎样治疗?     性博士:你所述性功能障碍属于老年男子常遇的性问题,可先做血液检查和海绵体试
青春痘严重怎么治  我孙女,14岁,额上长有大片青春痘,开始像痱子,现在像锅巴,肩背部也长了不少,医生开过药膏,但不见效。报上说青春痘主要和雄激素水平上升有关,如果长期长青春痘,可能是内分泌出了问题,需要查是否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不知道我孙女是否需要检查,应该看什么科呢?  江苏 刘读者  刘读者:  痤疮(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类型很多,对不同类型的痤疮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建议您孙
大限将至时,是选择插管、上呼吸机等竭尽全力地去挽救生命,还是放弃一切生命维持措施,有尊严、无痛苦地死亡?在生命末期,患者有无权利放弃生命支持系统,以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开世界?  在中国,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承载着文化、伦理、法律、医疗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开。  今年6月正式成立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试图给公众一个清晰的解答过程。而他们的答案则是——人,是可以自主选择保持尊严地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