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语言,至美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语言组织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有极高的语言修养,能创设出美的语言情景。美的语言情景能创设出至美的学习情景,激荡出高昂的学习兴趣,引发深厚的感情共鸣……最终生成至美的课堂。
  关键词:语言情景;文本;课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语言情景的创设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文本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情景既有客观的‘物境’,又饱含主观的‘心境’,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优秀的语言现象,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具有可捉摸的感情形象。”[1]语言情景创设包括语言组织、语气表达、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激励性语言等。
  一、至美的语言组织,串联起文本
  小学所选编的文章很多“文情并茂”,寄托着作者的情思,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教师需要把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一个孩子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情景,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有浓烈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1》这篇识字韵文时,我先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春天的特点,让孩子听着描述进入春天的氛围中,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唱《春天在哪里》的歌谣,激发孩子找春天的兴趣,最后出示春天的图片,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仿佛此时正置身春天的田野中,在细细地感受春天的美,在认真寻找春天的美景。
  二、至美的语气表达,引学生学文本
  语气表达是语言情景重要的组成部分,抑扬顿挫的语气表达饱含文章作者的情思,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气也传达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腔热情,吸引孩子注视着老师,跟随着老师,情绪也跟着老师的语气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的语气可以用在课文的示范朗读上。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对较浅,因此对文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描写感受不深,是非观念仍需要特别指导,因而教师运用疑问、好奇、惊讶、感叹、悲叹、欢快的语气来朗读课文,能形成文中所述的情感氛围,学生置身其中,很快地进入角色,经教师点拨,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能有具体的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中“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配图、配乐的朗读方式,用低沉的舒缓的语气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内心的难过,面对护士的责怪,作者急切而又显得无力的辩驳,再到回忆母亲往事慢慢产生的愧疚感,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难过,也了解了他难过愧疚的原因,甚至感同身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事,这样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就容易多了。
  抑扬顿挫的语气还能用在过渡语和提问上。过渡语和提问是串联起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自己先进入文本,在教学中投入丰富的情感,或激情昂扬地感叹,或悲伤难过地诉说,或充满好奇地提问,或欢快激动地高呼……学生的心情、注意力也随着这些高低起伏的语气表达而不停地变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
  三、至美的肢体、表情语言,助学生解文本
  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发展表现为形象思维仍处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懂得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来触动和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让整个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活泼生动起来。“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对有声的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通过教师的表情、手势、体态等既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易为学生所接受与理解,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四、至美的激励性语言,激学生学文本
  教师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表扬与鼓励,会使学生内心产生强大的上进动力,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巩固,将学习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对将来的学生生活会产生极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与语言有关的学科,教师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较大的兴趣,提高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袁文志.语言教学与语言情境[J].语文学习,1992,(1).
  [2]刘宏山.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
其他文献
城市非机动车路网连续性差、交通设施设计不合理及非机动车的灵活性大等原因导致非机动车逆行现象普遍,从而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为减少非机动车逆行的产生,以惠州市多条非机
通过对赤水河谷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在安全至上、凸显文化、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提出了针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设计主题,并围绕设计主题对主线、
在网络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习大学英语听力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研究者通过对银川能源学院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听力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情
采用70~#基质沥青,并选取Sasobit、EvothermM1和硅胶三种温拌剂,分别调配温拌沥青。通过各类实验,可以得到:Sasobit温拌剂可以明显改善高温抗车辙性能,降低高温区(175℃)的粘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顺应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决策原则;保护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恰好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思想;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
为针对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水稳碎石基层常见病害产生机理,并通过在室内进行原材料配比选用,进行性能检测,然后基于某高速公路水稳基层进行施工应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务之急,英语教师应做到角色的转变,这样才能面对未来的英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为落实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教师;角色;转变  “角色”这一概念,来源于戏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最大变化应是角色的转变。这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