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中位线具有平行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这些性质在涉及中点、或中线的题目中往往可、以发挥重要的解题作用,一些题目中有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是否有或是否可构造中位线,
一、求线段的长度
侧1 (2014年·河北)如图1,△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DE=2,则BC=().
A.2
B.3
C.4
D.5
解: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BC=2DE=4.选C.
二、求角度
例2(2014年·泸州)如图2,等边△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DEC的度数为().
A. 30°
B. 60°
C. 120°
D. 150°
解:由等边△ABC得∠C=600.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知DE//BC.
∴ ∠DEC=180°-∠C=120°.选C.
三、求三角形的周长
例3 (2014年·娄底)如图3,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AD的中点,△BCD的周长为18.则△DEO的周长是____.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EO的周长是.又△BCD的周长为18,故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四、求三角形的面积
例4 (2014年·扬州)如图4,△ABC的中位线DE=5cm.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F处.若A,F两点间的距离是8cm,则△ABC的面积为_____cm?.
解:根据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可知AF⊥DE,故AF⊥BC,即AF就是△ABC中BC边上的高,再由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BC=2DE=1Ocm.继而可得△ABC的面积为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F是△ABC的高.
五、用于判定和证明
例5 (2014年·宿迁)如图6,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l)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DHF=∠DEF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EF//AB,DE//Ac.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证明.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可得∠DEF=∠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H=AD,FH=AF,故△ADH和△AFH都是等腰三角形.可得∠DAH=∠DHA,∠FAH=∠FHA.进而得出∠DHF=∠BAC.等量代换后即可得到∠DHF=∠DEF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等.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这个新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一个新的小三角形.则最小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2.如图7.△ABC中,如果AB=30cm,BC=24cm,AC=27cm,AE=EF=FB,EG//DF//BC、FM//EN//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______.
参考答案
1.D
2.81cm
一、求线段的长度
侧1 (2014年·河北)如图1,△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DE=2,则BC=().
A.2
B.3
C.4
D.5
解: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BC=2DE=4.选C.
二、求角度
例2(2014年·泸州)如图2,等边△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DEC的度数为().
A. 30°
B. 60°
C. 120°
D. 150°
解:由等边△ABC得∠C=600.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知DE//BC.
∴ ∠DEC=180°-∠C=120°.选C.
三、求三角形的周长
例3 (2014年·娄底)如图3,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AD的中点,△BCD的周长为18.则△DEO的周长是____.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EO的周长是.又△BCD的周长为18,故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四、求三角形的面积
例4 (2014年·扬州)如图4,△ABC的中位线DE=5cm.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F处.若A,F两点间的距离是8cm,则△ABC的面积为_____cm?.
解:根据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可知AF⊥DE,故AF⊥BC,即AF就是△ABC中BC边上的高,再由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BC=2DE=1Ocm.继而可得△ABC的面积为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F是△ABC的高.
五、用于判定和证明
例5 (2014年·宿迁)如图6,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l)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DHF=∠DEF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EF//AB,DE//Ac.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证明.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可得∠DEF=∠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H=AD,FH=AF,故△ADH和△AFH都是等腰三角形.可得∠DAH=∠DHA,∠FAH=∠FHA.进而得出∠DHF=∠BAC.等量代换后即可得到∠DHF=∠DEF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等.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这个新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一个新的小三角形.则最小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2.如图7.△ABC中,如果AB=30cm,BC=24cm,AC=27cm,AE=EF=FB,EG//DF//BC、FM//EN//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______.
参考答案
1.D
2.8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