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尾巨桉生材性质变异分析

来源 :桉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54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不同林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生材性质的变异规律,本文以广西维都林场5年生和7年生尾巨桉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木取样方法,对两个林龄尾巨桉的树皮率、生材含水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等生材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主要变异规律。结果表明:5年生尾巨桉的树皮体积百分率、树皮质量百分率、生材含水率、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6.24%、15.77%、135.5%、1.077 g·cm-3、0.424 g·cm-3;7年生尾巨桉的树皮体积百分率、树皮质量百分率、生材含
其他文献
退耕还林工程利国利民。环县相对于第一轮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难度有所增大。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有资金决算困难、招标程序繁杂、补造资金不足、退耕地块较为零散、配套荒
武术的站桩可增气增力,有的桩法具有极强的技击寓意。本文将以大成拳的矛盾桩为例,以剖析由定态的站桩如何衍变为动态的技击妙法。矛盾桩特有的间架结构既利于劲力的培养,又蕴藏着有效的搏击特征,前手为盾用于防守,后手为矛用于出击。当劲力的蓄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攻防应用的训练,此种训练就是将定态的桩逐渐演化为动态的实用形式。后手的矛通常有四种出击方式。  以圈捶出击:所谓圈捶即拳由身侧以抛物线的形式向前上
退耕还林,利国利民,但在贫困地区存在如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问题。靖远县以发展林果产业为关键,初步形成以文冠果为主体的林果产业布局,有效解决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问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营销传播的革新趋势日益明显,这为广告创意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背景。广告创意的原创性和策略性在传播过程中各具优势与潜能,二者兼容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参与网络舆论的成本越来越低,形式也越发多样化,互联网技术使得话题和热点的传播速度加快,公众可以在各大网站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甘肃是全国退耕还林重点省,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政策执行总体良好。调研分析发现,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践中,主要困扰是农田保护与生态用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