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恰当的渗透这五个方面,真正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使育人文化得到理性回归。
  【关键词】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运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在讲课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恰当的渗透这五个方面,真正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使育人文化得到理性回归。
  第一,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一)贴切准确,具有可检测性;(二)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三)适度精简,具有可完成性。
  第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讲《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时,我就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洪秀全就领导太平军于1851年金田起义,反清灭洋,一路势如破竹,1856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后来,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和内部不团结而致使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有一個小孩在听太平天国运动的事迹中长大,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你知道他是谁吗?”在这个故事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
  第三,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就重点在“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上下功夫。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辩论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百家争鸣》这一课时: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在春秋及战国时期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思想成就、学说记录等;难点是理解和恰当运用各学派的治国理念。针对重点的突破,我让学生为各学派大师先贤制作名片,把他们推向世界,让世人领略大师先贤的风采。老师围绕本课重点,先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制作了一张名片,抛砖引玉。各小组依次为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打造名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深化课改的路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要务,牢牢把握“核心素养”这个“风向标”,依托历史课堂这个平台,搭建培养21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才大舞台。
  【参考文献】
  [1] 夏辉辉.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6).
  [2] 杨星.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 考试周刊,2017(42).
其他文献
当下教育现状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数学校教师文化视野狭隘,因而导致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迷失方向,学校教师缺少对教育的宏观认识,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 要】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正在大力推广激励性质原则。本文将根据目前小学生音乐教育运用激励性原则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且指出激励性原则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激励性原则;应用探究  小学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激励性原则所指的则是老师要以激发、鼓励和勉励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将通过有效的激发来提高学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由家庭暴力导致的婚姻关系破裂、妇女、儿童、老人身体伤害甚至是引发的严重暴力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其严重的危害性已经引
美酒迎宾客,珠宝动人心。2018年12月3日~5日,周大生2018年加盟商大会在东莞胜利召开。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周大生董事副总裁周飞鸣,指出本次加盟商大会是周大生举办的第十二届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全方位的,面对学生错综复杂的情况,笔者用“关爱+宽爱+严爱”作为德育工作的“金钥匙”,时时处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