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教学的观念和行为正面临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讲—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思想就是教师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探讨研究,发表见解,让所设计的问题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和灵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有:第一,提出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第二:讨论点拨。通过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精讲释疑。针对新知识的特点和讨论的实际情况,讲明要点,指点迷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第四,反馈总结。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分析反馈结果,适时进行教学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掌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讨论法”简单地说,是“提出问题—引导探索—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毫无疑问,这对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好这一教学模式,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实施“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提出问题。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就是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生活中事物与现象,从而提出疑问。例如,在刚接触立体几何时,很多同学没有空间概念,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正确认识空间图形,作图没有立体感。可以让学生实际观察:在太阳的照射下一个长方形状的窗框投射到地板上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两根平行的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仍然平行,且电线杆中点的射影仍然是影子的中点。通过实际观察,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
  二、激发学生情趣,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是“问题讨论法”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例如,在讲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时,给出一个画面:在一座铁路桥上火车轰隆着向前行驶,桥下轮船在河面上来回穿梭。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火车行驶的方向与轮船行驶方向能否形成一个夹角?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不能,因为火车和轮船不在同一个面上。”有的说:“可以,因为通过平移可以把轮船和火车放在同一个面上,在同一个面上相交直线就能形成夹角。”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轻松地提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不仅训练了学生说话能力,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也就事半功倍。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学生而言,由于长期受“注入式”教学法的影响,形成了思维惰性,不愿意独立思考;就教师而言,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愿意扔掉“注入式”教学方法这根拐杖,结果学生也独立不了。而“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勇于打破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从运用教材、资料,到提出问题、开展讨论、解决问题,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例如,在学习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时,都要求学生通过演示观察、讨论、独立寻找答案。在讨论中出现争议时,老师正确引导,指点迷津,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精心设计和把握讨论的问题
  实施“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上,这就需要注意:(1)设计问题要科学。提出问题最忌含糊其辞,不着边际,无法作答。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知识准确理解,科学地设计每一个问题。(2)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有一定的梯度。(3)注意问题的开放性。每一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对不同结论各执一词时,教师可以参与讨论,分析学生各方观点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立体几何中学习二面角的时候,对于二面角的定义:有一条直线引出的两个半平面所形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根据定义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数学模型演示二面角?经过讨论,一组同学拿出课本,以装订的一边为棱任意翻开2个页面,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二面角。另一组同学,走到教室的门口,推动门板,而门板和相邻的墙面也形成了不同的二面角。通过讨论和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定义的理解,通过具体模型的展示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4)解决问题要彻底。运用“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学生理解不深刻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知识点把握不准确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便于准确把握知识体系。师生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恒.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好的数学课.
  [2]陈宪一.“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由于长期受到“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本文拟结合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从更新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探索创新教育途径,以期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音乐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创造能力 音乐教学
学习美术可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发现美和鉴赏美,达到修身养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然而,在美术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导,即要善于了解儿童,激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孩子比花儿更美
摘 要: 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形势下,针对生理学的课程特点,将借用比喻、设计游戏或表演、多媒体演示情景等情境教学法的不同教学方式应用于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卫校 生理学 情境教学法 教学应用  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已经广泛渗透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