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晉間祀井考

来源 :中国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禮文獻中有五祀之説,“春祀户、夏祀竈、季夏祀中霤、秋祀門、冬祀行”.然而漢代實際祭祀,於冬季則棄行祀井,因而造成了經典文獻與實際生活間的矛盾,使得《白虎通》中專設一條進行討論.這一轉變,應是漢武帝時期多種因緣造成的結果.嗣後闡釋經典遂生發兩歧,如賈逵、高誘等人以爲祀井,而馬融、鄭玄則堅持祀行.魏晉易代,禮法需要重新制定,復於經典文獻與前代歷史制度間產生争辯.而祀井之説佔據上風,並最終成爲國家禮典.究其緣故,祀井所以能取代祀行,是漢代以來社會生活衍變與五行學説強化的結果,並作爲一種思想觀念持續影響至魏晉.逮及隋唐,此種思潮漸漸回落,於是重新尊用經典文獻確立國家祭典,祀井轉爲祀行所替.
其他文献
最近美国在《心理科脑和认知》上发表的主题研究,认为在听觉、视觉和触觉方面的反应,经常玩乐器的人比起常人来更为突出。这是一个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语言和听觉病理中心所主办的研究。目的是在研究当演奏乐器的时候,声音和触觉互相作用之后对脑的长远影响。  美国《今日心理学月报》曾经刊载一篇在堪萨斯大学所做的研究,参与者是60~83岁以上的健康人,总共分为3组,分别是从事演奏乐器高达9年以上;剛刚开始学习乐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