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荆州花鼓戏的传承与发扬

来源 :精品·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荆州花鼓戏发源于湖北沔阳州一带,是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备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源于民间传统演唱形式并不断吸收其他曲。荆州花鼓戏经历了尚未成“戏”的“田园时期”,有情节故事且行当分明的“萌芽时期”,“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草台时期”,引入弦乐整合声腔的“弦乐时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和进入21世纪面临的兴衰起伏的“濒危期”。现如今,面对大量现代文化和其他剧种的冲击,发扬传承方面的问题成了荆州花鼓戏的面临的巨大考验。武汉东湖学院“初心”社会实践队拜访请教了湖北省花鼓戏研究院的戏曲家老师们,深入探讨了此方面问题。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发展现状;面临危机;文化传承;文化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荆州花鼓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6年,经潜江市申报荆州花鼓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经仙桃市申报,荆州花鼓戏(IV-112)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荆州花鼓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戏曲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荆州花鼓戏也未能幸免。以前,在江汉平原及其周边一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荆州花鼓戏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这就使得花鼓戏的观众减少了许多,城市对花鼓戏的冷落,逐渐地向农村蔓延,农村的花鼓戏盛况也大不如前。再加上由于欣赏花鼓戏的城市和农村观众年龄日趋老化,观众也比以往少,荆州花鼓戏的市场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众多新型娱乐方式,对于年轻一代来讲,荆州花鼓戏场景单一,唱词半文半白不如流行歌词现代,动作程式化,不再通俗,易于接受,更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新型现代的消费娱乐方式,如此环境下,荆州花鼓戏处境不容乐观。
  2荆州花鼓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
  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是大众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转变,电影、电视剧等现代娱乐方式对戏曲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荆州花鼓戏观众的大量流失。荆州花鼓戏唱法以襄河方言为标准,导致传唱范围有限,只能在固定范围内传唱。在剧目上,虽有《十三款》《三接财神》《四季忙》《白扇记》等经典曲目,也有贴近人民生活,生动活泼的现代戏曲,如《水乡情》《买摇窝》等,但是多年来荆州花鼓戏几乎都是维持现状,由于分配给现代戏的财力、精力有限,队伍缺乏创新意识,以及中老年人民群众的审美特点,目前荆州花鼓戏演出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老剧本,不仅演出内容单调,连音乐和唱腔都是老套沉闷的。无创新,让年轻一代更加难以接受荆州花鼓戏,甚至误解花鼓戏就是不斷重复演过去的故事。
  3荆州花鼓戏文化传承和发扬需要克服的问题
  3.1创新
  任何文化都需要创新,荆州花鼓戏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首先应该创新唱腔和丰富原有唱腔,在剧目《茶缘》当中,花鼓新腔新调,也在年轻学生的演出中不断涌现,说是新腔新调,其实是改变了演唱方式的原有主腔和小调。对比原有的粗犷、高亢、接地气,新的唱法科学雅致、温婉细腻,又是一番新天地。第二应创新舞美。传统演出以至现在,花鼓戏的舞美仍是显得粗糙、空乏,可以借鉴创造和完善的空间很大,单纯靠唱腔取胜无法完整。重视舞美,改进和丰富舞美,加之协调好舞台节奏,可以增加戏曲观赏性,强化人物性格情感,施展出更立体的艺术表达空间,越剧的舞美可能是戏剧中发展最好的,以行动出戏、凭舞美出色、靠水袖增辉!第三,传承,需要保留坚守,但不能陈规死守。发展,需要义无反顾,但也要照顾承受度,这个矛盾的过程正是社会的普遍规律,无论是专业院团还是受众群体,都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包容理解,如此才是盛世之花,太平之鼓!
  3.2艺术队伍老化
  对于舞台艺术这样一门青春艺术,荆州花鼓戏队伍已明显老化。老演员都面临退休,而青年演员还接不上来,人才断档,导演、编剧更是急缺。由于演出市场的不断萎缩,花鼓戏行业演员收入低,工作条件较差已众所周知。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很少有愿学演花鼓戏的青少年,一些新培养的学员也不愿回团工作,青年艺术骨干流失严重。所以当今应提高花鼓戏演员的待遇,定向培养输送,解决剧团人才断层的问题。
  3.3发展经费欠缺
  由于市场萎缩等原因,从90年代中期开始,荆州花鼓戏的演出收入锐减。监利、京山、天门的荆州花鼓剧团曾一度因为收入锐减,导致剧团运作困难几乎停演:洪湖、荆门的剧团虽然演出收入增加了,但它们近年来并不是以演出花鼓戏为主,换句话说它们源于花鼓戏演出的收入相当微薄,甚至为零。荆州花鼓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价值,可看做公共产品,政府对此类产品理应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应该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荆州花鼓戏的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际资金是不能使花鼓戏得到顺利发展的。荆州花鼓戏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一方面应在花鼓戏建设上以一定的经济资助改变资金严重缺乏的经济局面,在专业人才的吸引上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助作用,有可能的话考虑邀请省内外专家和资深演员到各个戏班进行业务指导,并对演艺人员的培养进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政府要促进基层花鼓剧团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为是有限度的,有选择的。政府是方向的把握者、环境的治理者。除了继续推动担负实验任务的院团外的其他基层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给予基层院团更大的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还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实现模式,力图通过购买的方式实现其对花鼓戏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对不同性质花鼓戏提供机构的间接管理和扶持。变直接管理与支持为间接管理与支持,将有利于培育花鼓戏艺术团体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市场开拓意识。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
  [2] 豆丁网
  作者简介:朱逸飞,男,汉族,山东济宁人,主要从事荆州花鼓戏传承与发扬的调查研究。
  梅昕怡,女,汉族,湖北宜昌人,主要从事荆州花鼓戏传承与发扬的调查研究。
其他文献
下班时候,公司小姑娘提醒对桌:“哎,晚上记得看任知了。”  这种话,20多年前就有过,那时候人们不说“看射雕”,而是说“看黄蓉”,后来,又有不说“看还珠格格”,而是“看小燕子”,还有不说“看士兵突击”,而是“看许三多”……  总结起来,似乎只有电视剧里那些“智力另类”者才能享受此等殊荣,又其实是他们或她们在某些类型的表演上极为出色,可以夺走一部剧的主题,成为它的符号。  王丽坤在饰演此疯女孩任知了
期刊
关于造梦,有这么样的两个故事。  21世纪的人类已经有了控制梦的技术,于是多了一类患有梦瘾症的人。他们每天按时来报到按时入梦,因为故去的世界太美好,现实太残酷,所以宁愿在梦里不要醒来,自己做自己的造梦师,造出城市、道路、高楼、卧室、花园,将所有的记忆片段清理,只剩那些美好与欢乐。只愿从此,再也不要醒来,不再有分手、离散、遗失、死亡,不再有虚伪、冷漠、背叛、血泪。  这是《盗梦空间》里的故事。  地
期刊
今天已经进入到一个“我世纪”。当美国企业家史蒂夫·乔布斯用“头文字I”发明了“我的电话”,中国数以千万计的使用者体验了“电话主人”的感受;当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通过007携“女王”空降出场、憨豆搞笑、罗琳致辞的镜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唤醒了一种属于每个中国人生活经验中的田园风光。  “自我、自己、个人”,这些事实上对每个人最重要的字眼,中国人一度视而不见。  这短短20年里,我们体验了《中国可以说不
期刊
在这个9月,我们要膜拜和称颂的不是容貌,而是大脑。明星与高智商也不再相互抵触,而是和谐一体。又是一年开学季,同学们要记住:即便是要混娱乐圈,爱读书的孩子的路也更宽。  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猫女”又酷又辣,她的灵感来自于好莱坞明星海蒂·拉玛,“她的天赋异禀和浑然天成的风格非常适合于‘猫女’这个角色”。海蒂·拉玛除了美貌之外,还有超凡智慧,被称为“C
期刊
7月,我首次访问了缅甸。半个世纪前,缅甸曾是亚洲的明珠,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人均收入为邻国泰国的两倍多。后来,亚洲的大多数经济体都获得了飞速发展,缅甸却衰落了,现在其人均GDP在东南亚排名最低。  经历了几十年的停顿后,如今的缅甸几乎在每一个能够想到的领域都需要奋起直追。亚洲发展迅速的经济体最近的经历极具指导意义。缅甸要有效发挥其潜能,需要保持6%以下的低通货膨胀率,更好地确保预算的可持续性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而且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塑造良好品质,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对其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生活化;意义;圆的认识;途径  1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是
期刊
摘 要:连环画画面体现的是绘画性,从绘画艺术形式借鉴技法表现丰富、优美、细腻的画面,观赏度高,由于画面景别及线性叙事的原因,故事的情感表达有限。影视镜头画面景别丰富,表现力强,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可以渲染故事情节的张力,带动观众情绪。连环画的发展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创作。向其他艺术门类借鉴可融合元素与创作方式,从而提升连环画的感染力。内容、题材上,更多的挖掘“中国故事”,寻找各阶层民众喜闻乐见的、
期刊
摘 要:粤西年例是粤西传统的民俗节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到现代社会文明的冲击,现已出现没落甚至衰败迹象。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传播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本文讨论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本文探索利用科技文明保护、传承和传播年例文化的方法与路径,并运用建立资源数据库、虚拟现实和新媒体技术发展年例文化等创新方法,为促进年例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关键词:年例;现代化;数字技
期刊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一年比一年严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创业成为解决国家创新创业和大学生就业的突破点,而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融资问题成了有创业想法而未付之实践的大学生们的最大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武汉市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国家政策、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等,这些是大学生创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从民商法与经济法的视角来探讨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首先,本文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历史演进。其次,探讨了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分别从民商法、经济法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做了简要介绍,以期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民商法;经济法  前言  信息不对称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的,是贯穿于历史发展始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