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国家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整个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尊重和认可人的权利。这种前无古人的尝试,已经激发出这个国家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巨大能量,现在这种能量正在寻找各种可能的出路。
  一个公认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发展打破了一个个悲观的预言,从一个经济和社会皆曾经濒临崩溃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连美国财长保尔森也在公开的演讲中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其领导者地位理应得到认可”。中国正踌躇满志地走在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路上。
  然而山西窑奴事件以及其它类似事件的发生,令人窥到另一个在我们经验和理论视野之外的同样真实的中国。
  当人们惊诧于这种犯罪行为“击穿了文明的底线”,却不得不承认,这种行为不独现在才有,不独山西才有,也不独中国才有,人类野蛮对待自己同类的行为从来没有消失过。2001年4、5月间,就有媒体报道过发生在河南、河北等地的类似事件,本刊在同年7月就此特别刊发了题为《警惕“现代奴隶”现象》的评论。
  可悲的是,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像野草般疯长无人理会更无人芟夷。我们不知道,除了这种非法的窑奴产业外,还存在多少类似生存状态的、合法且受有关地方庇护而未暴露的血汗作坊?在不断强调产业升级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在一个相信“人皆有恻隐之心”、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为美德的社会,怎么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低级残暴的原始产业形态?
  再大的经济成就也无法粉饰击破人类文明底线的倒退。窑奴问题的存在,是对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的剥夺,这种伤害是物质财富无法弥补的。“黑色”或“血色”产业的存在表明,经济增长本身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进步,也不必然提升国家的管理效力,更不会天然给民众带来福祉。它过去不曾、现在没有,今后也不能赋予其他社会行为和组织行为以合法性、合理性甚至有效性,除非能建立全民共享经济成就的制度。
  现代国家由人民、领土和主权构成,国家保护人民生活的安全和秩序。窑奴事件本身的中国式专项处理善后一如既往雷厉风行且有成效,显示了国家的主权能力。然而血腥的事件暴露出了人性的沉沦和国家主权的被肆意侮慢。
  “山高皇帝远”是传统农业社会管理效率低下的写照,国家法律规制形同虚设、政令不出中南海、没有人真正承担责任,这本不应该出现在现代中国,现实却是肆意践踏宪法尊严的事件并不鲜见。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官僚政治的本性和利益集团的结盟,使执行力低下和管理失效成为一个普遍的制度性问题。
  表达愤怒和谴责很容易。但现代国家人民除了要怀悲悯和愤怒之心外,还需要意识观念的现代化,与现代文明接轨。开放的社会、民主的政治、通畅的信息和合法有效的治理,是在传统善良风俗基础上开阔视野、提升人民素质的制度环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最近一系列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媒体居功至伟,正是同城或异地监督权的行使,在最大的范围内使罪恶无所遁形。与之恰成对照的是,官僚体系内部监督的失效。
  积重之下,解决将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近年执政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过去政策的纠偏和完善。
  亡羊补牢犹未晚。历史虽不能逆转,但在面对未来之时,我们应该从过往的历史中探寻曾经的轨迹,作为反省和建设的起点。我们相信,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以中国人民创造经济奇迹的能量,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大国,不仅能够彻底消除“黑色产业”、“血色产业”,而且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领导地位伴随的是责任。这种责任首先是对它的人民承担责任,人民有尊严,国家才有尊严;内政通达昌明,合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并成为典范,外政交流才有尊严,国家才有尊严。
  一个没有窑奴的国家,一个宪政文明普照的国家,一个人民能充分享有全面的个人权利而不仅仅是经济权利的国家,一个相信公平、正义、和平、德行与进步的国家,才是我们需要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现代国家。
其他文献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提出,由字生成句子,由句子生成章节,由章节生成文篇。可见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要注重谋篇布局。尤其在议论文写作中,谋定篇,布好局,可以见得论证思想的缜密和深刻。   而如何做到胸有成竹,筹划布局,运笔成风呢?我们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特性。叶圣陶在《作文论·议论》中说,议论的宗旨在于表达作者的见解观点。同时他说,议论文就是要用文章来说服他人。可见议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把“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作为任务群最后一个,阅读横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但怎样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呢?笔者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的教学流程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课前动员,激发兴趣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知欲,先扼要介绍书籍与作者,再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名家对《中
摘 要 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必须进行教学优化设计,通过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探究,通过优选教材内容,重新组合,开展诗歌专题教学,以拓宽古诗词教学的广度;通过比较阅读、鉴赏教学,精心设计比较点,以挖掘古诗词教学的深度。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阅读教学;比较阅读教学  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鉴赏”“文化”,其课程内容设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其中“文学阅读与写作”是一大亮点。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怎样开展才真正有效,课堂教学中“阅读经验”如何才能建构和生长,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必须要思考和面对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系统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语文课程结构之中,多维、立体地建构起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和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突出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充分注意到情感教学的渗透,让“爱”为教学导航。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开展情感教学呢
一次送别经历,一曲琵琶演奏,一段凄凉身世,一回贬谪生活,碰撞成一首千古绝唱《琵琶行》。伟大的白居易通过对偶遇的琵琶女高超绝伦的演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生动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江州的愤懑之情。千百年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欣赏的焦点聚集到精美绝伦的音乐描写上,聚集到引发天下失意人情感共鸣的主旨句上,而忽略了文
近80年前,戴季陶在《日本论》中有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我劝中国人,从今以后,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功夫……要晓得他的过去如何,方才晓得他的现在是从哪里来的。晓得他现在的真相,方才能够推测他将来的趋向是怎样的。”但到了今天,国内大部分的日本研究者,仍需要到1928年完成的《日本论》和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中寻找灵感。  当反日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当美容论坛上的美女都要忙不迭地表白“不用日货”
在全球化社会中,中国如何看待外国干预和干预外国的问题,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这是一个坚持有自己独立性格和风格的崛起中的大国,所必要担负的责任之一。    从中国人的坐标点和角度检视,2007年的国际大事毫无疑问是国际上开始正面承认和接受中国的复兴。  “美军航母访港”事件可做一例。2007年11月20日,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战斗群一行4艘护卫舰和1艘核攻击潜艇,准备于次日访问香港,进行例行舰只补给,
遵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型为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推进教学活动。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文本地位在改变,学习中心任务是“主导”,子任务(包括文本个案鉴赏)起“辅助”作用,文本因需而入。一个大单元教学就是一个微课程,文体知识、鉴赏方法、个案鉴赏、群文联动将在此作体系化推进。教师作用在改变,教师是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组织者,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
目前,网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教学形式。当教师从三尺讲台走上网课直播平台,成为主播;当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被直播课堂替代;当教师在上网课时已经不能和学生面对面相视教学时,上网课,教师如何织“网”,才能“网”活课堂,是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师可以很好地组织课堂,激活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但在网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