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版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在编写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也特别强调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重要内容。《易经》是一本极具有哲学智慧的古代经典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教育思想在全书之中均有所体现,六十四卦中讨论教育最为完整的一卦,主要是以蒙卦为主,对当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易经》蒙卦及其教育内涵
《序卦传》中指出“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其指出蒙卦卦名意思是事物创生之后,往往处于蒙昧的状态。对于初中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其思想极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这就迫切需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
《蒙卦·象辞》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从卦象上看,蒙卦的卦象是艮上坎下,通常称为山水蒙。下卦代表教师,因为水是坎险,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上卦用山代表着学生,意思是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紧跟时代热点,如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作为法律专册,涉及内容主要是宪法,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因此要及时帮助学生落实宪法修正案的要点。
蒙卦的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教学不是求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要诚心學习,要主动学习,教育不能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的理想状态。“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初次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做适当的回答。再三问,则代表没有认真学,可不予告知。
蒙卦六个爻,从底下开始往上看,分别是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笔者试图从《易经》蒙卦的六爻爻辞中探寻问题的答案。
蒙卦六爻对法治教学的启示
初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 “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句爻辞意思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言行一致,做给学生看,这样的话就等同于起到“用说桎梏”的效果。可见教师做好榜样,才能引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是维护公共秩序。作为教师自己要有规则意识,教师的行为要经得起学生的考验,这样学生会把我们当成学习的目标和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起到发蒙的效果。
九二——教师要有一定的亲和力 “九二”爻辞:“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句爻辞里的情景就像是我们理想课堂的样子。学生将教师团团围住,请教教师问题。“纳妇,吉”是指这样的老师就像是在一户人家里纳了一位好媳妇一样,全家都有福。九二爻辞给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启发是,要营造理想的课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学生愿意亲近教师。
六三——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 “六三”爻辞:“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句爻辞用来比喻教师有些事情不能做。“见金夫,不有躬”,见到有钱的人,就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了,就一直巴结献媚。作为教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不能见到家庭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就特殊对待。要像孔子这样,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后,学习积极性将会被更好地调动起来。
六四——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行为指导 “六四”爻辞:“困蒙”。这一爻讲得是学生的状态,处于困蒙状态的学生,不知道要听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这对教师的启示是,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清楚往什么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行为方面的具体指导。道德与法治学科紧密贴近生活,比如学生会经常面临现实的问题,“面对摔倒的老人你会不会扶?”这个问题,教师完全可以用真实的具体案例来对学生的行为予以具体的指导,并引起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六五——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 “六五”爻辞:“童蒙,吉。”蒙是好事情,知道什么不懂。一个人要有所知也要有所不知。对于自己所知道的部分不自大,不自满。但是,人家讲什么也不要随便相信,要很慎重,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抓住机会就要不断地学习。这对教师的启示是课堂要允许学生有质疑的声音,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讲,许多问题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上九——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经》蒙卦及其教育内涵
《序卦传》中指出“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其指出蒙卦卦名意思是事物创生之后,往往处于蒙昧的状态。对于初中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其思想极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这就迫切需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
《蒙卦·象辞》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从卦象上看,蒙卦的卦象是艮上坎下,通常称为山水蒙。下卦代表教师,因为水是坎险,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上卦用山代表着学生,意思是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紧跟时代热点,如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作为法律专册,涉及内容主要是宪法,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因此要及时帮助学生落实宪法修正案的要点。
蒙卦的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教学不是求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要诚心學习,要主动学习,教育不能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的理想状态。“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初次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做适当的回答。再三问,则代表没有认真学,可不予告知。
蒙卦六个爻,从底下开始往上看,分别是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笔者试图从《易经》蒙卦的六爻爻辞中探寻问题的答案。
蒙卦六爻对法治教学的启示
初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 “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句爻辞意思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言行一致,做给学生看,这样的话就等同于起到“用说桎梏”的效果。可见教师做好榜样,才能引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是维护公共秩序。作为教师自己要有规则意识,教师的行为要经得起学生的考验,这样学生会把我们当成学习的目标和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起到发蒙的效果。
九二——教师要有一定的亲和力 “九二”爻辞:“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句爻辞里的情景就像是我们理想课堂的样子。学生将教师团团围住,请教教师问题。“纳妇,吉”是指这样的老师就像是在一户人家里纳了一位好媳妇一样,全家都有福。九二爻辞给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启发是,要营造理想的课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学生愿意亲近教师。
六三——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 “六三”爻辞:“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句爻辞用来比喻教师有些事情不能做。“见金夫,不有躬”,见到有钱的人,就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了,就一直巴结献媚。作为教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不能见到家庭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就特殊对待。要像孔子这样,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后,学习积极性将会被更好地调动起来。
六四——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行为指导 “六四”爻辞:“困蒙”。这一爻讲得是学生的状态,处于困蒙状态的学生,不知道要听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这对教师的启示是,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清楚往什么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行为方面的具体指导。道德与法治学科紧密贴近生活,比如学生会经常面临现实的问题,“面对摔倒的老人你会不会扶?”这个问题,教师完全可以用真实的具体案例来对学生的行为予以具体的指导,并引起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六五——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 “六五”爻辞:“童蒙,吉。”蒙是好事情,知道什么不懂。一个人要有所知也要有所不知。对于自己所知道的部分不自大,不自满。但是,人家讲什么也不要随便相信,要很慎重,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抓住机会就要不断地学习。这对教师的启示是课堂要允许学生有质疑的声音,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讲,许多问题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上九——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