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mmmmmmmmmmmm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的全面发展教育。这五育有不同的作用,只有彼此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才能相互促进,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前进,才能使全面教育充满活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充当设计者和信息源,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在新课改的精神理念指引下,从过去作为单纯的灌输者的陈旧教法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地提高和个性健康地发展。不要再简单地把课本知识传授作为上课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能力培养者,培养积极的个性,将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及培育全面发展的目标上。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及其注重能力培养和优良的个性品质培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书本知识之外,把一部分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比如思维训练、动手能力及课外活动的尝试上。在与学生的教学活动中,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课堂是以老师为主体,而新课改的要求是转变学习方式,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将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教师起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我也深深地明白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加强专业学习和相关教学培训的力度,以适应转变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培育出适应国家和社会要求的人才。
  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德的培养能帮助他们为人生积极进取,能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对错误和诱惑有抵制力和自制力。那么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如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这是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产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意志,利用教材内容、英雄事迹等教育和感染学生,最终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克服错误,发扬优点。教师还要意识到学生的情况不同,他们的意志存在不同特点,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有针对性地培养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比如对于有些软弱的易受诱惑的学生,应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对于畏缩、优柔寡断的学生,應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对于冲动冒失的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沉着的品质;对于缺乏毅力、坚韧的学生要不断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钻研专业知识,挖掘教育潜力,开发教育资源,利用教学教法,为教书育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各个阶段要求不同,就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要如何进行低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策略,目的是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体地位教学情境主动性探究  在教育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效优质课堂教学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益探索,也是发挥学生积极性、能动性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效优质课堂教学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因为它既能促进学生团队
【摘要】找原因对症下药,先过问再签名做到心中有数,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建立学生能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激发学生自查家庭作业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养成良好家庭作业习惯  家庭作业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家庭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今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行
【摘要】研究主要针对高专学生口语能力普遍偏弱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导致口语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基础偏弱,对口语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的机会等,提出加强学生英语基础学习,提高口语重视程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练习的机会等措施。  【关键词】高专学生口语能力口语练习  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偏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在学生当中也有一些口语能力不错的,但是总体来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孩子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孩子在數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习数学的兴趣、过程及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忽视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要求“一刀切”,必然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与新课标的理念相左。  为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我们教研组引进了“分层励进”。“分层励进”是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以班级为主体
当下作文教学面临一个令师生纠结的问题:周周作作文,不见文起色,其中令人头疼的地方就有“学生写一篇扔一篇”。教师草草一句话评价,学生冷冷看一眼评语,就把写过的作文封死在抽屉里不愿再看了。笔者主张作文最起码要写两次,写一次修改提升一次。苏教版教材编写者曹勇军老师在一次讲座结束后和我们进行问答交流,他建议一篇作文起码要写一次、再写一次,并形象地打个比喻:写作文要三步走,就要 “让子弹飞(初写)、让子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