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走向“多元”与“和谐”——再探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观的转向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不是价值中立而是价值负载的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观经历了从“社本”走向“人本”再走向“课程、人与社会和谐”三个阶段。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从中折射出来的是主体性的日益增强,以及多元价值的矛盾冲突、价值融合和价值共存,直至最终导致辩证和谐的课程价值观的形成。
其他文献
人文教育与"两课"同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范畴,它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有许多一致、相通或相近的地方.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人文教育起基础性作用,"两课"起核心、灵魂作用,这
波斯纳的刑法思想散见于其繁多的著作和论文之中,比较集中的是他的法律经济学教科书《法律的经济分析》第7章“刑法”和《正义经济学》第7章第6节“刑法”及第8章“报应刑以
随着数据的累积,不同科技企业在数据资源的储备量上的差异愈加明显,数据垄断逐渐形成,并催生了"堰塞湖",导致各企业间的数据难以互通,用户隐私泄露问题随之凸显。因此,通过有
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干部角色错位、越位、不到位等问题。比如,有些干部包办一切,将自己变成“当家人”,唱“独角戏”,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有些
期刊
1950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冒着极大风险,作出了"以志愿军名义"入朝反击美国侵略的决策,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的规模最大的对外战争,也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体验、操作、画图等方法是我们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空间想象过程较为抽象,结果也难以呈现,使得我们很难将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