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矢状窦插管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附1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静脉窦插管溶栓加导丝疏通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经上矢状窦插入导管鞘,滴注尿激酶溶栓的同时,在DSA下用导丝机械疏通上矢状窦、左右横窦.结果12例病人颅内压增高症状全部缓解,无1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有7例视力逐渐恢复,1例术前失明术后未能复明.结论在DSA下进行静脉窦插管溶栓加导丝疏通,是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的一个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最近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邀请34位国际著名颅脑损伤专家、研究员、药学专家一起讨论有关全世界已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的关系.方法280例经头颅CT检查的脑挫裂伤病人,根据病人GCS计分、生命体证、瞳孔和意识变化临床上分为四型.Ⅰ、Ⅱ型主要通过保守治疗(手术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6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伴呕吐2个多月,加重伴走路不稳10 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眼视力、视野正常,双眼水平性眼震,眼底中度水肿.颈阻(+),双上肢指鼻
目的初步总结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及其治疗经验.方法18例患者计19处颅内动脉狭窄(前循环11处、后循环8处)行球囊膨胀支架血管内成形术,术前平均狭窄(80.3&#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汉族,因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7个月,伴大小便功能障碍10 d,于2003年6月11日10:00入院.患者既往无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病史.入院时,体温:35.8℃,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