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是当前艺术教育现状的需要,而且还能够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更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下文笔者将会对这几项组建高校交响乐团的必要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必要性
交响乐团的成员构成主来来自于音乐特长生,这些特长生兼具文化知识和音乐特长,因而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很容易被培养为演奏者,将其组合起来并加以训练便可成为一支高水平的交响乐队。高水平交响乐团的建立不仅培养了练习者的艺术修养,而且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艺术品位。笔者将在下文对高效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基于艺术教育现状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独立的艺术院系,因而培养和管理交响乐团的部门及人员极其缺乏,更不用说有常任指挥对交响乐团进行日常的排练与指挥了。因此,建立高校交响乐团,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从高校整体发展上进行全面的规划,进行资金、人员以及场地的支持。例如,在原有的乐器基础上再重新添置一些新型的高档的乐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交响乐团排练和演出的场所,不断完善促进高校交响乐团发展的各种硬件设施。此外,还应当大力引进和培养能够良好管理和建设交响乐团的人才,同时聘请资深的艺术家和指挥家为高校交响乐团进行高水平的艺术指导和演奏指挥,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能够稳定地、长期地、高水平的发展,有效地发挥出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交响乐而言,本身属于高雅音乐范畴,而高雅音乐本身具有良好的情感陶冶作用。为此,交响乐演奏过程中,使学生本身艺术修养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研究表明,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其思维能力相较于常人更加开阔。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有助于音乐学院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不断提高。美国一家杂志社就上述问题,曾经进行调查统计,该杂志将50位各行业翘楚代表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人本身具备良好艺术素养。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不仅使人身心得到陶冶,也是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并有助于实现成功。针对上述问题,剑桥大学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在实验之间,预先选择成绩无明显差异学生共计40名,将学生随机进行分组,一组学生让其接受古典乐和交响乐熏陶,一组学生不进行交响乐收听。结果发现,两组学生之间成绩存在较大差异,接受交响乐熏陶的学生成绩相对要更好。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校音乐学院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能切实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并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
三、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组建和推动高校交响乐团还需要良好的客观环境,也就是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般情况下,校园的文化建设做的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会大大增强。因此,为了有效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当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在音乐和艺术这上面的相互交流。另外,还应当下大力气培养学生从内心热爱艺术,并发扬艺术的作用。比如说,可以在高校校园内组织交响乐演奏表演或者比赛,将校园气氛有效的调动起来,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对交响乐的认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交响乐的表演能够将交响乐自身的美感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有利于感染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促进交响乐在校园内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宣传,使得交响乐能够在校园内大范围地开展,也有利于促进音乐圈的形成,让喜欢音乐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高校内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交响乐提不起兴趣,认为交响乐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比较有距离感,对交响乐的认同感还是比较欠缺。因此,应当大力在高校音乐学院内部开展交响乐演奏,让师生常常受到高雅音乐的熏陶,感受到音乐散发的独特魅力,从而逐渐地增强对交响乐的认同感,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
四、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高校音乐学院本身就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地方,在高校内组建交响乐团,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音乐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正常情况下,交响乐的演奏通常是合奏,也就是需要各个成团的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演奏效果,所以说交响乐具备一定的团队性特点。相同的乐器在不同的演奏形式下,其展现出来的演奏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例如,乐器在进行独奏的过程中,本身与合奏差异性较为明显。对于乐器独奏而言,更加倡导个人演奏能力,音准一定要得以保障,个人发挥一定要好。对于合奏而言,除切实具备良好个人演奏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尤其是不同乐器之间,讲求音色方面进行有机融合。由此可见,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并切实遵循乐谱进行演奏。与此同时,应严格把控音准及节奏方面准确性。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进行个人主义,这样才能使交响乐团得到良好演出效果,不同乐手之间和谐统一。由此可见,通过在高校音乐学院开展交响乐演奏,使学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一.浅析高校交响乐团的组建[J].黄河之声,2012(16):116-118.
[2]李美意.将交响乐文化引入高校素质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14(01):97-101.
[3]秦效原.普通高校组建大学生交响乐团的意义与发展[J].艺术教育,2006(11):4-5.
[4]杨晓东.西部高师院校学生交响乐团的建设与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63-64.
【关键词】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必要性
交响乐团的成员构成主来来自于音乐特长生,这些特长生兼具文化知识和音乐特长,因而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很容易被培养为演奏者,将其组合起来并加以训练便可成为一支高水平的交响乐队。高水平交响乐团的建立不仅培养了练习者的艺术修养,而且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艺术品位。笔者将在下文对高效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基于艺术教育现状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独立的艺术院系,因而培养和管理交响乐团的部门及人员极其缺乏,更不用说有常任指挥对交响乐团进行日常的排练与指挥了。因此,建立高校交响乐团,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从高校整体发展上进行全面的规划,进行资金、人员以及场地的支持。例如,在原有的乐器基础上再重新添置一些新型的高档的乐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交响乐团排练和演出的场所,不断完善促进高校交响乐团发展的各种硬件设施。此外,还应当大力引进和培养能够良好管理和建设交响乐团的人才,同时聘请资深的艺术家和指挥家为高校交响乐团进行高水平的艺术指导和演奏指挥,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能够稳定地、长期地、高水平的发展,有效地发挥出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交响乐而言,本身属于高雅音乐范畴,而高雅音乐本身具有良好的情感陶冶作用。为此,交响乐演奏过程中,使学生本身艺术修养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研究表明,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其思维能力相较于常人更加开阔。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有助于音乐学院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不断提高。美国一家杂志社就上述问题,曾经进行调查统计,该杂志将50位各行业翘楚代表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人本身具备良好艺术素养。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不仅使人身心得到陶冶,也是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并有助于实现成功。针对上述问题,剑桥大学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在实验之间,预先选择成绩无明显差异学生共计40名,将学生随机进行分组,一组学生让其接受古典乐和交响乐熏陶,一组学生不进行交响乐收听。结果发现,两组学生之间成绩存在较大差异,接受交响乐熏陶的学生成绩相对要更好。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校音乐学院大力开展交响乐演奏,能切实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并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
三、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组建和推动高校交响乐团还需要良好的客观环境,也就是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般情况下,校园的文化建设做的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会大大增强。因此,为了有效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当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在音乐和艺术这上面的相互交流。另外,还应当下大力气培养学生从内心热爱艺术,并发扬艺术的作用。比如说,可以在高校校园内组织交响乐演奏表演或者比赛,将校园气氛有效的调动起来,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对交响乐的认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交响乐的表演能够将交响乐自身的美感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有利于感染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促进交响乐在校园内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宣传,使得交响乐能够在校园内大范围地开展,也有利于促进音乐圈的形成,让喜欢音乐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高校内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交响乐提不起兴趣,认为交响乐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比较有距离感,对交响乐的认同感还是比较欠缺。因此,应当大力在高校音乐学院内部开展交响乐演奏,让师生常常受到高雅音乐的熏陶,感受到音乐散发的独特魅力,从而逐渐地增强对交响乐的认同感,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
四、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高校音乐学院本身就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地方,在高校内组建交响乐团,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音乐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正常情况下,交响乐的演奏通常是合奏,也就是需要各个成团的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演奏效果,所以说交响乐具备一定的团队性特点。相同的乐器在不同的演奏形式下,其展现出来的演奏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例如,乐器在进行独奏的过程中,本身与合奏差异性较为明显。对于乐器独奏而言,更加倡导个人演奏能力,音准一定要得以保障,个人发挥一定要好。对于合奏而言,除切实具备良好个人演奏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尤其是不同乐器之间,讲求音色方面进行有机融合。由此可见,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并切实遵循乐谱进行演奏。与此同时,应严格把控音准及节奏方面准确性。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进行个人主义,这样才能使交响乐团得到良好演出效果,不同乐手之间和谐统一。由此可见,通过在高校音乐学院开展交响乐演奏,使学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一.浅析高校交响乐团的组建[J].黄河之声,2012(16):116-118.
[2]李美意.将交响乐文化引入高校素质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14(01):97-101.
[3]秦效原.普通高校组建大学生交响乐团的意义与发展[J].艺术教育,2006(11):4-5.
[4]杨晓东.西部高师院校学生交响乐团的建设与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