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传统 哲学——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本质论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将历史区分为“客观的历史”和“主观的历史”。他在主张历史客观性的同时,指出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传统是历史上主观精神所创造的产物,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历史的建构。传统与历史共同成为民族精神联续的纽带。冯友兰的历史本质论是受其“新理学”哲学立场决定的。在他看来,历史在本质上就是受到“理”的贯注、由诸多历史事物组成的有机体。冯友兰主张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生命力,体现了他维护和发展儒家文化的新儒家立场。 Feng Youlan divided history into “objective history” and “subjective history.” While advocating the objectivity of history, he pointed out the continuity and unity of history. The reality is a continuation of history. Tradit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subjective spirit in history,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tory,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Together, tradition and history have become the bond between the national spirits. Feng Youlan’s theory of historical essence is determined by his “neo-Confucianism” philosophy. In his view, history is, in essence, an organism that is dominated by “reason ” and composed of many historical things. Feng Youlan advocated the continuity and unity of history, carried forward the vitality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embodied his new Confucian standpoint of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Confucian culture.
其他文献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运用多维视野从社会建设高度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社会矛盾,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矛盾处理方略.从哲学
毛泽东有丰富的中国对世界贡献思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改革中国与世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相互关系,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永久和平的
中国文学从上个世纪开始一直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人们长久以来把注意力和批评更多地放在译者身上,本文试图重新检视这一个过程,从中找出相应的原因,以期重新反思相应的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为全党奉献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两大珍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全党奉献了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这
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主管重工业的主要机构,在其领导层和管理层中有留学经历的人员占绝对优势.以翁文灏为首的留学归国人员凭借资源委员会这一平台,为战时经济建设尤其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是相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个人而言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多重规定的、生活与现实中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主
列宁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民主是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政治价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社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特点有三:一是迅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新道路;二是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接受了列宁主义的新学说;三是迅速
(2004)刊载了由陶伯特主持编辑的暂定版的"I.费尔巴哈"章新版编辑样稿,这一编辑思路也许在各个手稿的文献学分析上获得了成功,但在全书结构却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新世界观
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理论蕴涵,它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理论基石,以丰富的历史内涵为内在支撑,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指向